菲律宾突然对华划出两条“战争红线”,扬言中国敢拖走坐滩军舰就拉美国开战。小马科斯政府为何突然强硬?美军真会为菲律宾火中取栗吗?中方一艘拖船现身仁爱礁,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南海棋局?
八月底的南海,风波再起。
观察者网最新消息称,菲律宾海军发言人特立尼达对外宣称,自8月20日起监测到中国在仁爱礁周边的海上活动“显著增加”,包括首次出现海军拖船,正密切关注。
他警告称,任何试图拖走或登临菲方“马德雷山号”的举动都将跨越“红线”,甚至声称若出现菲方人员死亡,就可能触发《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换言之,拉美军下场。
这不是菲律宾第一次在南海问题上高调“碰瓷”,但却是近期最具对抗性的一次表态。这种拉大旗作虎皮的做法,表面上气势汹汹,实则透露出马尼拉方面的战略焦虑和外交投机。
事实上,“马德雷山号”自1999年以“搁浅”为借口在仁爱礁非法坐滩,已滞留长达26年。
期间菲方曾多次承诺会拖走该舰,却始终没有履行,反而不断通过加固船体、输送建材企图实现永久占领。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早已让菲律宾在国际社会信誉扫地。
而如今菲方之所以突然高调,背后显然有美国的影子。
自马科斯政府上台以来,菲律宾明显调整南海策略,一边加快与美国防务合作、扩大美军准入权限,一边频繁在仁爱礁、黄岩岛等海域发起挑衅。
有分析认为,马科斯试图借助美国“印太战略”的支撑,改变南海现状,将非法占领转化为“既成事实”。
而美方则乐见菲律宾成为牵制中国的“前沿棋子”,不仅联合军演频率大幅增加,还屡屡搬出《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为菲方壮胆。
但美国真的愿意为菲律宾流血吗?答案是否定的。
仔细推敲《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内容可知,其触发条件是“对任一缔约方领土或武装力量的武装攻击”。
而中国在仁爱礁海域的行动属于主权范围内的执法活动,根本不属于军事攻击。即便中方未来强制拖走“马德雷山号”,那也是清除非法障碍的正当举措。
菲方故意混淆执法与军事行动,不过是为了虚构一个拉美国下水的借口。
事实上,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一向是“煽风点火”而非“亲自点火”。
从2016年南海仲裁案期间的“战略后退”,到近年每次中菲对峙时美军舰机虽亮相助阵、却始终避免直接介入,可以看出美国并不愿与中国发生正面军事冲突。菲律宾若以为自己能绑架美国走向战争,未免太过天真。
而中方近期在仁爱礁海域的部署也释放出明确信号。
中国海军“南拖185”号拖船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中国执法力量的多样化与专业化,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在坚持和平解决争议的同时,绝不会放任菲方无限度挑衅。
中国海警局发言人甘羽此前已明确表示,中方将继续依法在仁爱礁海域维权执法,“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
纵观全局,菲律宾当前策略存在三重误判:
一是误判美国战略意图。美国希望利用菲律宾制约中国,但绝不会为菲方利益冒险开战;
二是误判中方决心。中国在南海主权问题上不可能让步,菲方越是拉扯域外势力,中方反制力度越强;
三是误判自身实力。菲律宾军力根本无法与中国抗衡,一旦局势升级,非但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反而可能彻底失去仁爱礁这一非法立足点。
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国内一些理性声音也开始对政府行为提出质疑。有分析认为,马科斯政府当前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姿态,不排除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塑造“对华强硬”人设而进行的政治操作。
但这种短视的投机行为,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反而可能让菲律宾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最终损害的是菲律宾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
未来南海局势如何发展?关键仍取决于菲律宾的选择。
若菲方继续炒作所谓“中国威胁”、一味依靠美国虚张声势,甚至冒险冲击中方防线,势必引发更强烈的反制。中国已明确表示“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包括依法强制清理坐滩舰船。
而美国大概率将继续口头支持、行动谨慎,最终牺牲的只能是菲律宾自身的利益。
若菲方重回对话协商的正轨,停止挑衅行为,中方也始终愿意通过外交渠道解决争议。
事实上,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仍在推进中,地区国家普遍期待维持南海和平稳定。菲律宾若真心寻求发展,就应停止扮演麻烦制造者的角色,不要沦为大国博弈的炮灰。
归根结底,红线不是靠喊话划出来的,而是靠实力和规则确立的。菲律宾与其不断表演“悲情戏码”、虚构“中国威胁”,不如早日拖走非法坐滩军舰,回到与中方对话协商的正轨。
毕竟,真正的红线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菲方靠几条“红线”吓不倒中国,靠一纸条约也保不住非法利益。马尼拉是时候清醒了。
上一篇:直击中国人保业绩会:业绩股价为何双创新高?财险老大如何“反内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