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企业的活跃度与亿元项目的数量,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中山将亿元项目招引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基本指标。2023年,中山提出“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0个”;2024年则提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50个”;2025年,这一“KPI”提升到了160个。
在这一目标导向下,中山坚持精耕细作“亿元项目”,取得了突出成效。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中山亿元以上投资项目签约数量分别达到224个、272个、175个,平均每个月签约超20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过去两年,中山亿元以上投资项目投资额占比均超过80%。
“亿元级投资项目”具有高成长性、需求适中、建设周期短、创新能力强等诸多特性和优势。近几年,中山多个镇街明确提出实施“亿元企业安家行动”,在前期空间整备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推动镇域“亿军突起”,抱来“金鸡”下“金蛋”。
在亿元级项目的有力支撑下,全市的招商引资成绩连续两年创下新高:2023年,签约项目数超500个,投资总额超1100亿元;2024年,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超660个,总投资额超1200亿元。
智造升级
亿元企业集中落户灯都
8月上旬,“中国灯饰之都”古镇镇举行第三季度亿元企业安家行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集中签约了多个亿元级项目,投资总额超18.6亿元,涵盖了智慧照明、储能光伏、绿色照明等多领域。
图为古镇工业厂区。 南方+ 叶志文 摄
近年来,中山古镇镇、东凤镇、黄圃镇等多个镇街自发实施“亿元企业安家行动”。以古镇镇为例,其在2023年底提出亿元企业安家计划,统筹全镇资源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古镇镇灯饰产业发展转型。
此后,古镇镇更进一步提出实施“安家”“回家”“建新家”三大行动。自“亿元企业安家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古镇镇累计签约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8个,亿元以上投资签约项目投资额占比约88%。
中山镇街对亿元企业、亿元项目的高度青睐和“追求”,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考量:一方面,亿元企业的活跃对镇域创造岗位、人才招引、研发投入和税收都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一直都是镇街发展的“金疙瘩”;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山镇街加速资源整合与体制改革,亿元企业与项目是当前中山镇域资源能够匹配的最优解。
可以说,亿元企业的名单拉得越长,镇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有保障。
中山市投资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亿元企业”已经成为中山近几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和“稳定器”,在强化产业链、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生态、激发产业集群活力、承载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优势。
强链补链
亿元项目成镇域经济“强引擎”
亿元企业与项目,更是支撑镇域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中山经济发展“双子星”——火炬高新区与小榄镇,是中山亿元企业培育“大户”。火炬高新区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7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超200家。小榄镇则拥有超千家规上工业企业,亿元以上企业超过270家。此外,南头镇也拥有超80家亿元级企业。
图为小榄镇工业厂区。 南方+ 叶志文 摄
亿元企业数量多、领域广,为镇街产业发展提供了高效载体。与小微企业相比较,亿元企业具备更高的抗风险能力和专业化运营能力,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健康细胞。根据中山市科技经费投入公报,规模以上企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10亿元的镇街正是火炬高新区、南头镇、小榄镇。
近年来,火炬高新区招引亿元投资项目数量位列中山镇街前茅。
2024年,火炬高新区招引光电信息项目22个,投资额超70亿元。不久前,广东胜天光电半导体光电器件封装技术研发及生产总部项目正式摘牌,落户中山火炬高新区民众街道接源村。该项目面积约20亩,计划投资5亿元,规划建设集研发中心、智能制造基地、专业光电测试实验室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
胜天光电项目的落地,与火炬高新区的产业布局息息相关。近年来,火炬高新区全力推进“湾区光谷”建设,聚焦光电信息产业六大领域,精准招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成效初显。
“火炬高新区光电产业集聚度高,众多上下游客户及同行汇聚,便于我们交流合作、共享资源,加速技术创新,这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胜天光电总经理黄永乐表示,落地“湾区光谷”,有利于企业抱团“上下游”,扩展更大的市场。
优化生态
形成“以园聚企、以企兴链”循环
“短短2小时办好营业执照,全程线上沟通,还送证上门,坦洲的速度和温度,让我们感受到一流营商环境!”日前,深圳某数码企业总经理徐先生的一封表扬信,道出了企业落户坦洲的真切体验——这也是坦洲高端显示产业园以优质生态吸引“亿元企业安家”的缩影。
作为广东省少有的高端显示产业园,坦洲依托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载体优势,正成为高端显示产业集聚的优选地。
“我们创新‘先租后地’模式,让企业先踏实落地发展,再稳步扩产。”坦洲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才合介绍,坦洲先为该数码企业提供2万平方米过渡厂房,争取实现“当年洽谈、签约、投产、上规、拿地”闭环。这家年产值5亿元的企业,未来产值预计超10亿元。
为筑牢产业生态“软实力”,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长得大”,今年来,坦洲进行招商机制改革,探索构建“部门+镇企+基金”招商新机制,充分发挥镇企+基金优势,推行“双经理机制”,每个项目配备1名招商服务经理和1名企业项目经理,“通过定期沟通、全程跟踪,精准解决落地难题。”张才合说,坦洲为相关企业打通海关、税务绿色通道,更依托“湾区畅联驿站”实现“深中跨域通办”,营业执照办理全流程仅1天,较传统模式提速50%。
这样的服务成效,转化为亮眼的生态优势和招商数据。
“今年前三季度预计完成45亿元以上招商额,新签约亿元项目预计达14个,其中5个投资额达6亿元以上。”张才合透露,目前高端显示产业园已集聚明彩智慧等龙头企业,入驻率达六成,现有产值40多亿元,“我们计划5年内推动园区实现百亿级产值,唯有持续做强全链条产业生态,才能形成‘以园聚企、以企兴链’的良性循环,吸引更多亿元级企业扎根。”
位于中山高端显示产业园内的明彩智慧(中山)科技有限公司。 受访者供图
【观察】
中山招商新策:“精”招商、“稳”落地
精耕“亿元级”,已成为中山招商引资的新导向,这样的策略选择源于亿元项目在多个维度上与中山当前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的高度契合。
在空间资源上,“亿元项目”用地需求通常在百亩以下。近年来中山通过土地整备腾挪出的优质地块,能够满足各类亿元项目的空间需求。“亿元项目”能够带来更高的亩均投资与亩均产值,同时具有高成长性,拥有较强的发展潜能,有利于提升中山产业空间资源的产出效率。
在产业布局上,中山制造业转型升级不仅需要“百亿级”的链主企业,也需要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亿元级产业项目;健康的产业生态既需要参天大树,也需要茂密的“灌木”。亿元项目能极大地丰富中山产业生态的多样性,为大型企业提供高效、灵活的专业化配套,降低产业集群的运营成本,激发创新活力。
图为火炬高新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在吸引人才方面,亿元企业还是提升产业人口素质的重要平台。这类企业项目通常属于技术密集或知识密集型,有利于帮助中山吸引高级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等高素质人才。
在高匹配度之下,“亿元项目”对当下的中山,最为“解渴”。基于中山当前产业布局需求、空间承载能力等方面综合因素,重点招引“亿元级投资项目”是更加务实、高效的选择。
在务实的目标导向下,中山坚持精耕细作“亿元项目”,连续两年招商引资成绩创下新高:2023年,签约项目数超500个,投资总额超1100亿元;2024年,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超660个,总投资额超1200亿元。
这并不意味着中山不重视10亿级、百亿级项目的引进。以2023年为例,中山投资额超10亿元以上项目同比增长超60%,“大招商、招大商”始终是招商引资工作的主线。但从数量与体量上看,10亿元以上项目招引对资源需求度较高,但无法覆盖全镇街、全产业发展需求。
【数读】
中山近三年“亿元级”投资项目:
2023年,中山亿元以上投资项目签约数量为224个,签约项目投资额占项目投资总额比重93%。
2024年,亿元以上投资项目签约数为272个,签约项目投资额占项目投资总额比重为89%。
2025年上半年,亿元以上投资项目签约数量达到175个,签约项目投资额占项目投资总额比重达到87%。
采写:南方+记者 廖瀚 林雨萱 杨慧荣 何伟楠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上一篇:父母邦旅行爆雷了
下一篇:压力爆表的中年人,沉迷晒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