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老人,为什么租不到房?
创始人
2025-09-05 12:43:40
0

“年轻不努力买房,老了没房子住。”


这是身边很多长辈对现在年轻人的忠告,这是戏谑的激励,还是当今社会的现实呢?


此前,一则“为65岁母亲和年迈外婆租房3天被拒20次”的新闻登上热搜。有记者调查发现,当前老年群体存在租房难的现象,部分中介机构和房东明确表示“不租给60岁以上的老人”、“宁愿房子空着也不愿租给老人”,甚至有房东当着老人面直言“怕你死在我房子里”。


这种以年龄作为租房标准是否是对老年群体的歧视呢?当然,针对此类话题的讨论,既包含老年人求租时的委屈无助,也有出租者的无奈纠结,更有人们对自身未来的担忧——当我老了,我又应该在哪儿?


那么,当前中国老年人的租房现状是否如此困难重重,租房难的背后是否存在隐形歧视?未来老年友好型社会能否实现呢?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什么困住了老年人的租房资格?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国家也在各方面积极推进老龄事业的发展,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在《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中明确提出,要在公租房保障中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予以优先配租。


但政策支持是一方面,现实变化又是另一方面。据北京、上海等地的调查显示,超三分之二中介机构对60岁以上老人设限,要求“子女陪同签约”或直接拒绝。


据统计,中国家庭房屋自有率高且远超世界平均水平是公认的结论,且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此外,在2019年央行的一次调研中,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高达96%。那么在这种几乎人人都有房子的情况下,为何还会出现老人租房难的现象。


首先,老年人租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为照顾孙辈在学校周边租房,或随儿女进城后卖掉老房子成了“老漂族”;二是身体原因需在医疗优质的城市长期治疗,或原有住宅不适老,转租后另寻矮楼层、电梯房;三是传统养老模式正在瓦解,“候鸟老人”增多。


据相关调查显示,2021年,中国29.9%的老年人无自有或配偶产权住房;全国独居老人比例已达14.2%,其中20%依赖租房解决居住问题,且城市独居老人住房需求尤为突出。


来源:豆包


在如此较大的租房需求下,市场的供给却并不乐观。而供需不匹配的背后,体现的是社会对老年人的“隐形歧视”。


首先,是房源适配性低。目前市场的主流房源更多的是满足年轻群体需求(如高楼层、开放式布局),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对居住环境则有着更高、更特定的要求——低楼层、近医疗点、带扶手或防滑设施的适老化房源严重稀缺,并且老年人租房预算普遍有限,且异地养老、独居养老等场景的存在,难以找到兼顾价格、便利性、安全性的房源。而这一现象也暴露出当前社会对老年群体居住需求的认知存在不足。


其次,风险成本的增加。大多房东会考虑到老人的年纪与身体状况,担心出现摔跤、生病或死亡等紧急情况,如果单靠一纸合同难以理清权责关系,一旦发生风险,房东可能会面临法律纠纷甚至承担责任。例如,此前北京有一老人在租房内洗澡滑倒,家属以防滑措施不到位起诉房东,最终获赔3万;上海一租客病逝两周后被发现,房屋闲置8个月并需高额消毒费用。


另外,社会对老年人存在一些认知误区。认为生活习惯难以磨合、沟通不畅、房屋会出现脏乱、损坏导致维护成本增加、跟不上信息时代以至于不会线上缴费、记忆力不好增加房屋火灾风险等这些情况的发生,并且部分房东也会担心由于一些“候鸟老人”依赖子女付房租,可能会出现拖欠房租的情况,因此更愿意选择有劳动力和稳定收入的租客。


对于房东来说,将房屋出租给老年人,本身就存在风险和不稳定因素,而房东的拒绝与中介的婉拒也是人之常情。但老年人的归宿又该由谁负责?在租房市场的这张大网下,老年群体似乎未被完全包裹在内,以致这张网出现了“漏洞”。


“漏洞”下的深层困局


为啥老年人想租个合适的房子这么难?光看表象是房源少、房东不愿出租,但从深层来看,其实是房东与老年人之间的交易缺“护栏”保障。对房东和中介机构来说,租给老年人不划算不说,还得担不少的风险,自然没动力拿出合适的房源;对老年人来说,想花合理的价钱租到满意的房子,也是因为社会与市场没有与之配套的规则,处处受限。


此前,上海一房东以租客同住人中有“高龄失能老人”为由,拒绝向租客交房,原因是租客在签订合同时隐瞒了老人的具体情况,房东认为构成合同欺诈,拒绝交房并向法院起诉。后续法院经审理认为,合同签订后以“高龄失能老人”为由拒绝交房,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建立和谐友好的社会秩序,有损老年人权益,故驳回房东诉讼请求并判决其承担违约责任。


可换句话来说,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要求禁止歧视老年人,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同时也符合“尊老爱幼”的价值观。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房屋租赁是属于个体平等的市场行为,房东有权自主选择租客的权利,因此法律条款上直接认定年龄限制违法存在一定障碍。


并且从该事件也可看出,房东以老人年龄作为租房的标准其实是“潜规则”,若能明确市场租房规则,通过具体的标准和证明来判断老年人的实际经济与行为能力,以此才能更好地保障老年群体的租房权益。


此外,合适的房源不好找暴露了市场分配、平台算法,以及适老改造成本方面的问题。部分中介机构将租客年龄限制在18岁~60岁之间,有的甚至划至55岁。并且可以发现,有的租赁平台面对老年人的租房需求,虽答复可以办理,但线上平台却只提供了在校生、毕业生、职场人等群体的租房通道,并没有针对老年群体的选项入口。


而在线下,若要为老年人找到合适的房源,大部分的房子是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的,改造成本以及后续的维修成本或许都无法用房租来填补。


当然,我们也能明显看到近几年国家对于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是大力支持的,但这只是针对自有房的家庭而言,却忽视了租赁市场的老年群体需求,因此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


此外,有些房东还表示,即使后续老年人住进来了,租金可能会出现涨幅,而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单一,房租则会占一大头。


虽说租赁市场将老年人拦在年龄的门槛外,但对于本身存在风险的交易,他们也是无奈。话说凡事有风险,风险就应有对应的保险措施,但恰恰相反的是,现有的租房险种未覆盖到老年群体,且房东的投保意愿也低,导致风险收益比失衡。


小编认为,具有社会性的老年租赁需求,或许可以由政府主导,由房东、租户、相关企业共同建立风险池,尝试开发一个“租赁责任保险”,由多方共同承担突发意外带来的经济损失。


总之,老年人租房难的问题背后是双方存在的风险未能得到有效保障甚至解决。不过,这个问题也存在了较长时间,国家与市场当然也在逐渐地采取相关措施,同时也可借鉴其他与之同类情况的国家政策与措施。


共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从“租”通关


在大多数的老年人租房难的事件中,主角大多是老年流动人群,并且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常见。据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发布的文章统计称,中国60岁及以上的流动人口数量已达1800万人,约占全部流动人口比例的7.2%。不同于以往的儿童流动人口普遍上升,当前老年流动人口规模也正在持续地增长。


其中一线城市,以北京为例,据2015年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流动老人占比约28%,比五年前增长近20%;据2023年广州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信息显示,2023年该市60岁及以上流动人口56.45万人,比2022年增长16.84%。对于这些老人来说,居住环境成了刚需。


当然,一些城市也在逐渐采取措施。政策上,2024年新修订的《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正式公布,放宽收入财产准入标准、增加适老化设施、优化推出机制等;在杭州,符合本市本级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且家庭成员中有年满70周岁的,可优先保障选房;2025年北京则制定了主要针对老年人的公租房政策,不论本市户籍或外来家庭,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均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但是,目前的公租房政策大多覆盖范围仅面向户籍老人,对于那些流动老年群体,还没有较为完整的政策来保障他们的租房权益。


这时候,市场经济就发挥了作用。北京一房产中介公司推出了“省心租”模式,房东将房源全权交给公司,老年人直接跟公司对接,而公司会就近配备租房管家,为老年人的需求提供帮助。


我们再将目光转向步入老龄化社会已久的日本,2001年日本政府出台了《关于确保老年人居住稳定的法律》,细分出了三种老年人租房类型——老年人优良租赁住房、老年人便捷入住租赁住房、老年人专用租赁住房;2011年,又将这三种类型整合为附带服务的老年住宅,专供60岁以上老人居住,租金合理且有针对性服务,到2023年末,该服务性老年住宅已有28.5万户。


此外,新加坡允许用公积金支付租金,银行发放安居补贴,提供无息贷款,覆盖50%建设成本;同时还推出了“长者优先配屋计划”,将40%的“二房式”租屋分配给老年人。不过这也是要在政府财力雄厚,老年人口有限的基础上进行。


总之,对于当前老年人的居住问题,还是要采取政府半干预模式,政府主导,市场配合,社会参与。要积极构建老年住房保障体系,引导市场向老年人服务倾斜,完善租房市场的准入规则,要在政府公共部门与社会、市场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与相互协作。


回看老年租房市场的困境,不仅在于解决“有房可租”的表象需求,更是应该对“老有所居”这一民生承诺的回应。而若能使风险机制成为房东与老年租客之间的兜底,让市场看到收益、让政策托住底线,那么老年人在租到好房的同时,也能成为银发经济新的增长点。


参考资料:

1. 西南财经大学,人民银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2012年

2. 国家统计局,《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2021年

3. 人民日报,《老年人租房,为何这么难?》,2025年

4. 经济日报,《银发族租房难题待解》,2025年

5. 工人日报,《租房市场如何对老年人更友好》,2024年

6. IPP评论,《银发漂流:“老漂族”的孤独与守望》,2024年

7. 广州市住建局,《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2024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长青研究社,作者:申斐莞,编辑:潘利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单边上扬,午后直线拉升:沪... 李晶昀 AI图 A股三大股指9月5日开盘涨跌互现。早盘大盘连续调整后开启反弹,创指大幅飙涨。午后两市...
2025智驾“大逃杀”,谁能解... 2025年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中国智能驾驶被骤然按下快进键——从算法底座到整车OTA,行业在短短几天...
小米、格力,谁是第二? 从“十亿赌约”到“第二之争”,小米和格力的竞争戏码再次升级。十二年前,雷军向董明珠发起“1块钱赌约”...
一到秋天嗓子冒火、咳嗽停不了,... 秋高气爽 咽喉不适 谨防病毒作祟 一到秋天,不少人就会遭遇这样的困扰:嗓子干得像冒火,鼻子也堵...
一个可化解抑郁症,补阳气的千古... 壹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一聊抑郁症。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孩子,十六七岁,什么毛病呢? 就是抑郁。在学...
可视化近视手术前为什么要停戴隐... 在做近视术前检查之前,医生总会叮嘱一句“术前要停戴隐形眼镜”。习惯戴隐形眼镜的近视患者们肯定会有疑惑...
原创 五... 人到五十,生活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对于男人来说,找个伴儿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浪漫幻想,而是多了许多现实...
兰州军科专家门诊部专业诊疗,让... 在男性健康领域,包皮问题是较为常见的一类。兰州军科专家门诊部凭借专业的诊疗服务,成为众多患者信赖的选...
专业呵护男性健康,兰州军科专家... 男性健康关乎个人生活品质与家庭幸福,而包皮问题作为男性常见健康困扰之一,不容忽视。兰州军科专家门诊部...
60岁的老人,为什么租不到房? “年轻不努力买房,老了没房子住。”这是身边很多长辈对现在年轻人的忠告,这是戏谑的激励,还是当今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