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桂林讯(记者 韦欢 蒋宇斌)4月27日,广西资源县在丹霞峰林间举行“资江源漂流开漂暨宝鼎瀑布试业”仪式,宣布全长5.8公里的资江源漂流河道及落差80米的宝鼎瀑布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自治区文旅厅、桂林市相关部门及游客代表约300人参加了首漂体验。现场监测数据显示,该河段水质达Ⅱ类标准,水温保持在18—20℃,岸坡负氧离子峰值达3.8万个/立方厘米,具备开展户外康体活动的天然优势。
同日,距漂流码头仅5分钟车程的龙洞峡景区也迎来客流高峰。该峡谷全长约2公里,曾是“2008中国旅游城市定向越野赛”指定溯溪线路,谷内巨石、深潭、跌水交错分布,河床高差变化明显,具备开展峡谷地貌与流水侵蚀教学的典型条件。景区负责人介绍,峡谷两侧出露的晚白垩世红色砾岩,记录了华南地区古近纪以来间歇性抬升的地质历史,目前已与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共建“丹霞地貌实习点”,年内将接待首批研学团队。
据资源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统计,2025年“五一”假期,全县共接待游客11.4万人次,同比增长12.6%,其中龙洞峡、资江源漂流两大景区占比达42%。“游客以家庭自驾为主,平均停留时间由1.1天延长至1.7天,峡谷避暑和亲水漂流成为主要动机。”该局市场股股长李雪梅介绍,为保障安全,漂流河道每300米设一处无线监控与救生平台,龙洞峡单日限量3000人,分6个时段预约进入。
资源县委书记黄钦在试业仪式上表示,当地将以“赛事+科普+消费”模式继续完善设施:年内完成资江源漂流生态讲解站、龙洞峡地质长廊等6处科普节点建设;串联中峰镇、车田湾村等4个传统村落,推出“丹霞—苗寨—漂流”主题线路,预计带动沿线餐饮、民宿户均增收1.5万元。
业内专家认为,资源县海拔800—1200米,夏季平均气温不超过23℃,具备天然避暑优势;同时,境内丹霞、喀斯特、峡谷、瀑布等复合地貌集中,适合开展地质、生态、体育多学科研学。“下一步,当地可在游客承载量监测、社区共建共享和地质遗迹保护方面继续探索,为南方山区‘全域旅游’提供样本。”桂林旅游学院副院长王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