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的预制菜陷阱
创始人
2025-09-16 09:04:58
0

“付了现炒,没拿到现炒”被吵上了热搜。


罗永浩和西贝,一个是炒话题的网红明星,一个是炒菜的网红店,因为怎么才是好的“炒作”争得不可开交。为啥?


西贝那句“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搭配明厨亮灶、儿童友好的宣传,让消费者默认吃的是现炒菜;结果罗永浩一扒,不少菜是预制菜;媒体报道称,有的菜年龄来就餐的孩子还大——这不是钱的事,是预期被违背,愤怒由此而生。


乍看之下,这些车都符合国家标准,就像预制菜也能通过卫生评级,但“符合标准”和“消费者想要的安心”,从来不是一回事。


当汽车芯片行业高歌猛进,背后的泡沫、选择的两难、未来的方向都藏在细节里——如何瞅准哪家能赢,如何穿透数据水分看清真相,需要的是“不被热闹带偏”的清醒:毕竟不是所有海量出货都算真业绩,也不是所有国产芯片都能扛住替代大旗。



汽车芯片与预制菜的“不可能三角”


“古尔丹,那么代价呢?”就像魔兽世界里的经典名句,万物皆有代价。


预制菜要在“口味还原度、规模化成本、食品安全”之间走钢丝,汽车芯片也逃不过“性能、成本、车规级”的不可能三角。


小米SU7把消费级骁龙8Gen3塞进智能座舱,靠着手机芯片的成熟生态把成本压到极致,可这颗芯片在极特殊环境下能否经受住考验?更早之前,特斯拉干过类似的事儿,也因此引发过车辆召回。


也难怪一汽奥迪的高管会当着所有媒体的面不客气地说,“绝不拿消费者当小白鼠”,坚持全系标配车规级,即便是每辆车要多花一些硬件成本。


虽然每一家这么做的车企都会说,自己已经向消费者说清楚了。而且,既然是能卖出来上路的车,自然都符合国家标准。


因为在理论上,工业级、消费级芯片也可以通过整体封装,乃至通过修改汽车上的其他系统,保持稳定。就像有营业执照、能接受卫生评级的餐厅一样,但这不代表消费者真的接受自己购买的就是预制菜。


回到车辆上,很多人担心自己的座舱芯片在上海的连续高温、北疆的寒冬里,会不会突然掉链子。但问题就是,时间的检验不够,毕竟造车是个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没人敢打这样的包票。


预制菜后来被逼着要“明码标价”,汽车芯片也在等一套“明厨亮灶”的标准。



行业里原来有个AEC—Q认证,这相当于汽车电子的 “高考分数线”,是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在上世纪90年代定的,芯片过不了这关,根本进不了汽车供应链。但汽车智能化一爆发,这套标准不够用了:比如智能座舱芯片要同时处理仪表、屏幕、AR-HUD,得用算力更强的SoC芯片。


2019年,高通发布7nm 的8155芯片,这成了蔚来、理想等车企的“座舱之心”,可即便高通做了车规级芯片,还是有车企为了成本选消费级芯片。


好在政策开始补位。工信部出台《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建一套覆盖芯片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首批79项标准在2025年内完成80%,从芯片可靠性、信息安全到功能安全,“一把尺子量到底”。


就像预制菜得标清楚是否预制,以后汽车芯片用在哪、啥级别,也必须明明白白披露。


汽车芯片行业的泡沫


回过头来看,中国的汽车芯片行业火热吗?


中国的汽车芯片行业看着很火: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950.7亿元(约132 亿美元),有的汽车芯片公司宣称“出货破千万”,车企和芯片厂的合作签约新闻满天飞。


“有的说是给车规级芯片,其实将其投入了机器人等其他行业;有的则被存在仓库,并未上车。”知情人给花生泼了冷水:剔除重复统计、库存芯片这些水分,实际规模得打个折扣。更扎心的是,国产汽车芯片整体市占率刚突破15%,但核心大算力芯片(智能驾驶、座舱核心芯片)90% 以上仍被英伟达、高通等外企垄断。


就像开餐馆,盘子碗是自己的,核心食材全靠进口,这能叫自主厨房吗?


国产芯片企业的“赚钱逻辑”也在变天。有的大算力芯片虽然畅销,但远不如英伟达,靠卖硬件几乎不赚钱,甚至会赔钱;真正的利润来自软件授权。


这就让车企犯了嘀咕,把灵魂交给第三方,不如自己搞。车企这种“缺乏安全感”的心态,让国产芯片企业想绑定车企活下去,比在预制菜里找现炒锅气还难。


在这种心态下,国产芯片企业想靠“绑定车企”活下去,比在预制菜里找现炒的锅气都难。



汽车芯片行业的洗牌也在加速。缺芯那几年,车企没得选,给了国产芯片窗口期;现在供给恢复了,车企开始算细账:芯片成本、可靠性、能不能稳定供货都成了考核点。以前靠政策支持、有个“能看”的产品就能活,现在得拼持续供应能力、测试能力、质量管理能力——行业开始优胜劣汰了。


其实想搞清楚芯片靠不靠谱,不用听企业讲太多故事,花生想到三个方向,源于长期观察各个行业写稿的视角。


装车量/出货量。比如地平线说“征程芯片出货破千万”,但2024年“真正装上车的解决方案”只有290万套——剩下的要么堆在车企仓库,要么是没通过车规的半成品。这个比值低于30%,就得小心。


定点车型/量产车型转化率。有的公司吹“签了50款车的订单”,结果实际量产上市的只有10款——这不是画饼是什么?


创始人及核心团队的出身。企业和人很像,从过往经历能推断未来,在高新技术产业,工程师出身的创始人,能够更好地看透周期,做到坚守,往往更合适收获未来。


不要内耗,要未来


这几条粗略的标准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汽车芯片行业依然缺乏真正的“金标准”,尤其是当竞争越发激烈的时候,不能把水搅浑,不能陷入彼此攻讦的口水战。


这不,最近工信部和网信办还联手打击“网络黑嘴”,说白了就是让行业别再互相拆台、搞虚假宣传,毕竟国产芯片要跟英伟达竞争,得先把内部的“口水战”停了。


这背后也有理由,头部企业具备技术积累、规模效应及客户绑定等优势并形成了良性商业循环,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尾部企业产品单一且以中低端替代为主,同质化竞争下普遍面临盈利困境。


据统计,国内前十企业贡献了50.7%的上车案例数量和43.3%的上车产品型号,而占比达58%的128家尾部供应商只有1到3款芯片上车应用,未来行业集中度还将进一步提升。


说到底,汽车芯片不是“讲故事”的行业,是“磨技术”的行业。现在把数据泡沫挤掉,才好让真正做车规芯片的公司冒头。


国产芯片要赢过英伟达,靠的也不是比谁嗓门大,而是比谁真能装上车。没人想看国产芯片在窝里斗中把自己耗死。



在花生看来,中国汽车芯片行业的出身很好,赶在智能汽车引领全球的中国,有着最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消费者,愿意为新产品、新概念买单;有愿意真金白银给政策的主管部门。


其本身也有化危为机的勇气和能力,在此前的“缺芯”浪潮中,快速承接了中国市场的需求;在川普搞小院高墙的时刻,赶上了独立自主的产业春风。


说到底,中国汽车芯片需要不辜负这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本文来自:花生说科技,作者:花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藏景区电子票务系统,拉萨旅游... 晨曦初染布达拉宫的金顶,经幡在珠峰大本营猎猎作响,朝圣者的诵经声与游客的惊叹交织成藏地独特的交响。在...
从“宏观”到“大宏观”:当经济... 一我们用了很多年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好像越来越不好用了。曾几何时,这项工作的默认设定是:“经济”政策...
老年人旅游旺季将至,如何货比三... 暑期结束后,旅游市场有所降温。不过,旅游市场的淡季却是老年人旅游的旺季,很多老年人计划在秋高气爽、价...
大熊猫带你“森”呼吸! 四川省... 川观新闻记者 李婷 摄影报道 9月26日,四川省生态旅游节将在雅安市荥经县的桌山开幕——这是记者从四...
52岁女子散步误踩“化骨水”去... 9月15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闲林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 2025年9月9日,涂某某(女,52岁)在...
和朋友到广东玩4天3晚大概多少... 宝子们,暑假到啦,是不是正愁去哪儿自驾游呢?那潮汕绝对是个超棒的选择!潮汕地区位于广东东部沿海,这里...
老牌目的地如何保持新鲜感和竞争... 作者 | 闻旅 郭鸿云 当小众旅行体验备受追捧,老牌目的地如何保持新鲜感和竞争力? 在会玩的操盘手...
和闺蜜去广西桂林玩五天花多少钱... 一直听闻“桂林山水甲天下”,那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在我心中种下了向往的种子。终于,在春末夏初这个美好的...
和爸妈去广西桂林旅游五天要多少... 桂林,这座闻名遐迩的山水之城,以其“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这里的山水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