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5万亿城市,要来了
创始人
2025-09-16 12:05:40
0

城市经济天花板,又抬高了。


日前召开的主题发布会透露,“十四五”收官时(2025年末),北京GDP将站上5万亿台阶。


这意味着,继上海之后,北京将成为全国第二个5万亿城市,与深圳、广州、香港等拉开差距。


北京上海经济为何这么猛?广深能否再次迎头赶上?


一、京沪GDP迈进5万亿,意味着什么?


环顾国际,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GDP超过5万亿(约7000亿美元)的仅有20多个。


这一数字,超过瑞典、比利时、泰国等国家,一城可敌一国,说是“富可敌国”不算夸张。


放眼国内,GDP超过5万亿的省份只有11个,京沪GDP已超近2/3省域。


京沪是省级的直辖市,也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属于万亿俱乐部的领头羊。


目前,我国内地共有27个万亿GDP城市,未来几年有望扩容到30席。



这意味着,万亿城市早已不再稀缺,万亿GDP的含金量也不复以往。


毕竟,同为万亿城市,但经济梯度相当明显:


5万亿的京沪,4万亿的深广渝,2万亿的苏成杭武,1.5万亿~2万亿还有6座城市,万亿区间更有10多座城市。


当京沪联袂跻身5万亿,GDP10强城市也将集体站上2万亿,这是新的竞争起点。


二、京沪GDP,何以与广深拉开差距?


过去20多年来,京沪GDP虽然一直稳居前二,但对广深的领先优势并没有那么夸张。


这从各大城市破万亿的时间表就可见一斑,上海2006年,北京2008年,广州、深圳则是2010年。


GDP差距的放大,主要在两次经济普查期间,由于统计口径调整,带动GDP大幅调增,京沪从中受益。


第一次是2018年的四经普,上海GDP调增3332亿,北京大增2786亿,上修幅度接近10%。


彼时,研发投入开始计入GDP,加上二三产业普查更为细致,科研服务、新兴产业发达的京沪,堪称最大受益者。



第二次是2023年的五经普,上海GDP调增4185亿,北京大增3593亿元,上修幅度超过所有省份。


这一次,自有住房以“虚拟租金”形式计入GDP,加上数字经济纳入普查,京沪在这两方面都相对发达。


两次经济普查,直接给京沪一次性增加6000亿~7000亿元的增量,而广深只有1000亿左右,差距就此拉大。


当然,经济普查不是凭空变出来的GDP,而是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三、广深,还能追上京沪吗?


高峰时期,广州GDP接近北京的80%、上海的70%,深圳则是一路追赶。


2000年至今,深圳与上海GDP之比从45%提高到68%,达到北京GDP的74%。


短期来看,广深GDP恐怕很难追上京沪,哪怕与北京之间,还差了整整一个东莞的体量。


差距之所以拉大,既有行政级别、国家定位的悬殊,也有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的差异。


同为一线,北京、上海是直辖市,广州、深圳只是副省级市,不过深圳多了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的特殊身份。


根据2035总规,北京坐拥全国政治、文化、对外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等“四中心”定位。


上海则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等“五中心”。



与之对比,广州只是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深圳则是全国性经济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


这些定位远高于二线城市,也是广深能位列一线的关键,但与京沪仍有明显差距。


简单来说,京沪地位相对超然,一个政治文化中心,一个经济金融中心,几乎所有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都难以绕开。


反观广深,早年的先行先试权已不复存在,更多要靠自力更生,在市场竞争中拼搏出一番天地。


四、一线城市,终究是产业的较量


北京早就开始去工业化,但大学大院大所、政府机构、央企总部集聚,为其发展知识经济、总部经济带来独一无二的优势。


最多的互联网企业,最强的科研天团,让北京在“互联网+”时代无往而不利,在“人工智能+”时代更是抢得先机。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北京虽然不是金融中心,但金融业增加值超过8000亿元,与上海处于同一水平。


仅金融业创造的GDP,京沪都足以让普通省会望尘莫及,深圳金融业GDP是4700亿元,广州只有3000亿元。


上海、深圳都是工业大市和科创大市,但上海强在全球资源配置,深圳强在民间科技创新。


上海,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为支柱,也是大飞机、造船业等大国重器的中心,更不用说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


深圳,则是少有的集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为一体的城市,新一代信息技术占工业半壁江山,人工智能时代厚积薄发。


虽然总量追赶不易,但在细分领域,深圳已与京沪齐头并进乃至形成赶超之势。


当前,深圳已拿下工业、出口、市场主体、企业研发投入第一大市之位。


深圳更深,广州更广。广州拿下了一系列“国”字头称号,城市功能更为综合,二三产业相对均衡,但新兴产业有待壮大。


广州以汽车、电子、石化为传统支柱,低空经济、无人驾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正在发力中。


面向未来,全球地缘大变局之下,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的天平开始倾斜。


新一轮科技革命之下,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大产业正在崛起。


这些产业将决定未来胜负,也是广深不能错过的机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没... 2025年9月13日,美国商务部将23家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涵盖半导体、生物科技、航空...
秋季手抖膳食优选:大白菜的三大... 随着秋意渐浓,自然界的万物开始进入收获与储备的季节。在众多时令蔬菜中,大白菜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与广泛...
高血糖如何选购无副作用药物?2... 面对糖尿病,药物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药物的选择本身却令人困惑重重:传统降糖药可能伴随低血糖、...
天气转凉,医生提醒糖尿病人:宁...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很多人都会感受到秋冬季节带来的变化。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季节的变化不仅仅是衣服的增...
控制脂肪肝,是要少吃主食,还是... "张医生,我脂肪肝三度了,是不是得完全戒肉啊?"李大爷愁眉苦脸地问我。这可能是我门诊中听到最多的问题...
清华大学教授沈阳:罕见病诊断中... 日前,首个全国科普月河北主场活动暨首届雄安健康大会在雄安启幕。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工作者、科普爱...
豆角是糖尿病“加速器”?医生:... “我听说豆角对糖尿病不好,真的吃了会让病情更严重吗?”一位长期在工厂工作的患者在日常复查时提出了这个...
白酒再次成为关注焦点!调查发现... 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久以来被视为社交、节庆以及日常餐饮中的必备之物,它的口感...
病毒‘组队’对抗人类?科学家首... 引言:病毒间结合的首次发现 想象一下,病毒之间竟然可以像朋友一样‘组队’!最近,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发...
预制菜,改变了餐饮行业的税收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匹夫老六说财税,作者:匹夫老六,原文标题:《预制菜好像改变了餐饮行业的税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