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已于9月21日增强为超强台风级,成为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的最强台风,预计将正面袭击广东。
据《人民日报》9月22日报道,气象专家提醒,“桦加沙”将以超强台风级进入南海,移速快、强度强,其巅峰强度将接近2024年第11号台风“摩羯”。同时,“桦加沙”登陆华南的强度也将在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南海北部和华南等地致灾风险极高。
建议相关海域航行船舶及时回港避风或避开台风影响区域,海上作业人员提前撤离;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及香港、澳门等地提前做好防台风各项准备工作,及时转移高危区域群众,加强交通、涉岛涉海旅游和城市运行等安全管理;尤其是广东珠三角地区人口、产业、建筑密集,需提高警惕,提前做好各项防范准备工作。
气象部门表示,根据目前台风路径预报,预计9月22日夜间起广州各区会陆续升挂台风黄色预警信号,9月23日白天中南部各区陆续升挂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面对此次台风,有市民提前囤积食物和水、买胶带贴“米”字加固门窗。也有市民已经拥有了较多应对台风的经验,以相对平静的心态面对。
【1】市民:囤食物、贴胶带
广东珠海一位居民告诉九派新闻,台风“米娜”过境后,她就开始关注“桦加沙”台风,“当时没想到会是一个超级台风”。其称,自己是2019年后才到广东,没有经历过特别大的台风,后续几天看着台风逐渐增强,有些担心和恐慌。
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帖子中,她囤了很多食物,抽屉里塞满了小饼干、泡面、八宝粥、自热麻辣火锅、火腿肠,酸奶、气泡水等饮品把冰箱冷藏层堆得满满当当,这些都是她为了抵御这次台风去附近的零食商店购买的。9月22日,她看到邻居发的照片,很多卖场的菜肉栏都空了。
公司已经发了24日的停工通知,她买了纤维胶带,主要用来加固落地窗玻璃。日常药品家里有储备。此外,她还买了家财险。
米字形胶带加固窗户。 图/第一现场
储水也很重要。家里有两个水桶、一台洗衣机、一个浴缸,囤生活用水,两个户外暖水瓶囤热水,锅碗瓢盆则囤饮用水,她还提前买了一箱矿泉水。她准备了五六个充电宝,22日刚充上电。但燃气“就没有什么能应对了”。
广州一所大学的大二学生向九派新闻表示,由于对气象方面感兴趣,“桦加沙”台风刚生成的时候,自己就一直在关注。虽然不是广东本地人,没有太多应对台风的经验,但许多同学都和他分享了一些防范措施,给了他不少底气,因而能以平常心面对。
这名学生称,他准备了几桶水和一些速食品,能支撑一到两天。两个充电宝的电量也已经被充满。
学校也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剪除了一些在大风天可能有隐患的枝叶。此外,校内在排水方面进行了疏通,一些遮阳棚和广告牌也被撤去。同时,学校老师向学生们发布了一些台风天的注意事项,帮助大家应对台风。
深圳、湛江的几名市民对“桦加沙”即将登陆心情较为平静,他们经历过数次台风,应对经验也比较充足。
其中王先生(化姓)介绍他的工作为城市绿化,为应对台风,这几天正在修剪树枝、加固树木支撑,以防树木倒塌给市民财产、健康造成隐患。他说自己并未囤太多食物、水等物资。他已将车停在车库,目前还未收到停工通知,打算在台风登陆前夕固定家中门窗,例如贴上米字形胶带,台风期间做到不出门走动。
作为湛江本地人,几乎年年都会经历台风,之前王先生也经历过台风“彩虹”。“都已经习惯了,紧张也避免不了。怕也没用,只是能防范就防范,不能防就躺平。”他说。
【2】应急:列车停运
据《广州日报》消息,为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国铁广州局根据台风动态及影响范围,对管内列车运行计划进行调整,9月23日12时起,广东省内高铁及普速列车开始逐步停运,停运范围随台风影响动态调整;9月24日全天,广东省内所有高铁、普速列车停运。9月25日凌晨起,将根据台风影响减弱情况,逐步恢复列车开行,具体恢复车次将动态更新。
9月22日,广东江门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发布《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五停”的通告》:为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市三防指挥部将在全市范围内渐次实行“五停”措施(即: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
九派新闻从湛江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办公室获悉,鉴于台风“桦加沙”将给我市带来严重的风雨影响,依照《湛江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和相关单位会商结果,市三防指挥部决定于9月21日20时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湛江海事局称,为做好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防御工作,该局于21日20时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市民为囤物资,在超市排起长队。 图/视频截图
据深圳新闻网,深圳市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处(地震处)处长王常效表示,“桦加沙”可能是自2018年“山竹”之后影响深圳最强的台风。目前全市已启动应急机制,各部门正有序开展各项防风防汛工作。
王常效呼吁市民保持警惕,切勿心存侥幸,并提出以下防御建议: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前往沿海、临河及低洼地区;提前储备至少3天的饮用水、食品、药品及应急物资;加固门窗,收回阳台高空物品,防止坠落;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危旧房屋居民应熟悉转移路线,随时准备撤离;妥善安置老人、儿童、病患及宠物。
目前深圳全市计划转移安置沿海、低洼地带、工棚人员等约40万人。王常效强调,请受影响市民积极配合政府转移安排。此外,台风影响期间部分医疗服务可能存在调整,有特殊就医需求的市民建议提前规划。
针对社会关注的“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安排,深圳市应急管理局表示将根据台风动态及时研判并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请市民勿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
九派新闻记者 陶梓童 彭茸雯
编辑 万璇 任卓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