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弹射技术本来是一项相当让人惊奇的技术,不过消费者却并未因此认可这项技术,反而认为这是行业舍本逐末,因为对于汽车来说,首先要考虑的还是快速让车内驾乘人员,那才是更应该考虑的技术。
此前央视曾报道指出,由于电车自身的特点,电池热失控之后,很快就会蔓延到车内,留给车内驾乘人员逃生的时间只有60秒左右,如此短的时间,车辆更应考虑的是如何让车内驾乘人员离开车辆逃生,其他与此无关的技术只会抢走驾乘人员逃生时间,加大生命危险的风险。
还有业界人士指出,电池起火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多种情况都不适合使用电池弹射技术,诸如行车中、充电中、在停车场停车时等场景下,都不适宜使用电池弹射技术,因为此时如果使用电池弹射技术,将扩大火灾后果。
特别是在地下车库时,电车将电池弹出,只会加快火灾蔓延速度,此前韩国仁川一公寓楼就发生了类似的事故,电车起火后车库的喷淋系统完全无法控制电车的火灾,最终将地下车库的140辆车烧毁,大楼还因此受损,导致车主可能破产,幸好车企方面主动提供援助。
至于车辆在行车中发生起火时,如果弹出电池,那么将会导致更多车辆受损;在充电时同样不适合弹出电池,充电桩附近障碍物那么多,电池弹到哪里去?即使弹出了,恐怕也会将充电站烧毁,再反过来将车辆自身烧毁。
如果是车辆发生事故后,此时很可能车身已经变形,电池已被卡死,电池弹射系统已无力将电池弹出,相反此时如果电车还在努力将电池弹出,反而可能加大了车上人员逃生的难度,反而影响了车内人员的安全。
综合这些因素考虑,其实电池弹射技术可用的场景很少,这项可以说是鸡肋,而如果考虑到电池弹射技术扩大事故后果,进而导致巨额损失导致车主破产,那就更是车主难以承受的后果,还不如只是烧毁自家的车辆划算。
对于电车来说,如今消费者更关注的是逃生技术,此前曾有百万豪车因为碰撞起火,车门为全电控缺失机械结构的隐藏式门把手,车辆发生事故后立即被锁死车门,车内人员无法开门逃生,车外救援人员也难以打开车门,试图破开窗户玻璃,却又没有工具,而电车火灾蔓延太快,最终车内驾乘人员被活活烧死。
由此引发业内的反思,行业部门很快就要求隐藏式门把手强制增加机械机构,日前更有消息指出鉴于全隐藏式门把手的风险较大将被全面禁止,车企需要用回开放式门把手,或是半隐藏式门把手。
对于车内驾乘人员来说,发生起火事故之后,需要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在平时这些动作都很熟练、也会很快,而在起火情况下,人就会慌乱,这些动作往往都慢上许多,如此情况下汽车企业应该研发如何让车门快速打开、安全带解锁的技术,那才是根本。
如此也就不奇怪,为何电池弹射技术在一开始引发各方的惊奇之外,很快就迎来吐槽声,显然很多消费者都清楚对于车辆这种涉及人命安全的交通工具来说,什么技术都不如优先确保生命安全重要,这是值得行业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