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新iPhone 的“高原”设计,以及“可替换电池”的线索
创始人
2025-09-27 10:44:55
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 (ID:ifanr),作者:发现明日产品的,原文标题:《拆解新 iPhone 的「高原」设计,以及「可替换电池」的线索》


苹果安卓


殊途同归


在发布iPhone 17 Pro和iPhone Air时,苹果都提到了一个词——Plateau,原意为「高原」,国内官方命名为「扩展平台」,形容这两台iPhone背面的长条状突起。


这不仅是一种单纯「凹造型」的设计变更,背后是iPhone内部结构的深度调整。


因此,虽然iPhone拆解是每年必不可少的仪式,但今年的意义非比寻常。往期爆料已经说的不能再直接:明年的折叠屏iPhone,甚至后年iPhone 20周年款,都将从今年的新机,特别是iPhone Air这块「试验田」出发。


拆解iPhone Air,我们将看到苹果面向未来的设计思考;在iPhone 17 Pro上,我们也会看到后续iPhone的工程实现思路。


iPhone Air:轻薄的艺术


史上最薄的iPhone究竟是怎么炼成的?除了配置上不得不做出的妥协,苹果也在iPhone Air的结构上花了不少心思。


轻薄手机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有限的机身之中塞入尽可能大的电池,这也是iPhone Air采用「高原」的原因:尽可能压缩主板面积,为电池腾出更多空间。


iFixit给iPhone Air做的CT图中,可以发现整个手机将近60%的空间,都被电池盘踞:


消费电子技术都在进步,电池也一样,但似乎更慢一点,因此但续航和体验仍被电池容量绑架——这句话十年前就在说,今天仍然无比正确。


也就是说,iPhone Air彻底改变了从iPhone 4开始就一直坚持的传统「纵向主板」设计:不仅采用了横向排布的主板这一近年来Android阵营的主流思路,更是贯彻了常见于Android上的「主板、电池、马达麦克风」由上而下的三段式排布设计。


顺带一提,今年另一款超薄旗舰三星Galaxy S25 Edge机内也同样采用了类似的排布方案。


iPhone Air依旧沿用了背板开启的设计,拆下背板后,我们能更直观看到这块巨大无比的电池,额定3149mAh,12.26Wh。不规则形状的设计,没放过任何可以利用的空间。


有意思的是,iPhone Air内部的这块电池,和苹果为这个型号推出的MagSafe外置电池在形状和规格上一模一样——


这让爱范儿联想到了欧盟在前不久推出,预计将于2027年正式强制执行的新规:届时,所有在欧盟地区市场销售的手机都必须配备用户可更换的电池。


谁也不好说,苹果在这块电池上的心思,是不是在为那样的未来做好准备呢?


回到iPhone Air拆解:苹果用了业界好评满满的电压敏感胶水,只要用专门的工具在电池连接处通电,电池就能相对轻松地取下。对于一款电池较小需要频繁充电,从而导致电池损耗速度更快的手机来说,这项技术显得更有价值。


对于电池等在内的主要零部件拆卸难度,iFixit也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和多年前的苹果不可同日而语。


如何在5.6毫米厚度的机身内塞入大量的元器件,完全称得上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不少元件苹果都采用了定制方案,例如USB-C接口模块,就采用了钛合金3D打印技术,不仅更轻薄,号称强度也更高,还更省原料。


「高原」部分也是如此,左边的大摄像头模组采用了多边形设计,右边的扬声器则是完全贴合「高原」的圆边,而下方的组件基本都是「L」字形或「凸」字形,如同紧密排布的拼图。


iPhone Air的主板部分,然采用了双侧叠板的设计,但实际堆叠部分只有突出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面积都是单层设计。


拆开双层主板后,我们不仅能看到全新的苹果自研C1X基带,以及N1无线芯片,像是电源管理模块也封装成一小个颗粒。这么做的坏处是维修时只能整个更换,但好处是组件占地显著压缩。


关于iPhone Air机身的讨论,自然集中在其「史上最薄iPhone」的机身上。钛合金框架的强度,能否避免重蹈iPhone 6「弯曲门」(bendgate)的覆辙?


著名「破坏系博主」JerryRigEverything实测,双手紧握硬掰无法折断iPhone Air,日常实用性相当过关;而在更严苛的起重机压力下,iPhone Air,在受到171磅(约77.56千克)重量时手机发出断裂的声音,到215磅(约97.52千克)屏幕才彻底开裂。


有趣的是:由于iPhone Air的主板集中在机身上部,中部折弯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只要电池没有刺穿、内部走线还连着,手机就还能正常使用……「史上最耐用iPhone」绝非苹果虚言,只要你不提电池容量。


拆开iPhone Air后,我们更能直观感受苹果做出的工程学探索:全新的机身空间排布方案,大量的定制组件,又没有失去苹果内部电路一贯的优雅。


这很符合爱范儿最初对这台手机的定调——一台以「实验性」为主的机型,为未来的iPhone轻薄化、折叠化铺好技术道路。


更重要的是,比起去年采用了大量一次性胶水的「超薄」iPad Pro,iPhone Air的元件依然坚持了更占空间的模块化设计,保证了手机的可维修性水平,iFixit也给出了7分的较高评价。


iPhone 17 Pro:内部比外部更好


首次采用一体成型工艺的iPhone 17 Pro,手感和观感都很优秀——直到用户们发现,自己刚拿到手的新机,背部已经出现了不少划痕。


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iPhone 17 Pro的相机模组突起边缘。由于过于尖锐,缺乏圆滑过渡,一旦手机放在兜里被钥匙、硬币等刮蹭,背板高原特别边缘位置的阳极氧化很容易被刮掉,露出铝合金原色。


阳极氧化是工业着色流程,无法在售后时修复。


机身其他平坦的部分,划痕不会像相机模组边缘那么明显,但依然存在。


罪魁祸首很可能正是相机模组这个过于锋利的边缘,导致阳极氧化涂层无法很好贴合边角而更加脆弱。而且,业界猜测苹果似乎选择了更薄的阳极氧化工艺,从而避免这只手机的实际厚度超出控制(因为已经内置了VC均热板所以增加了厚度),但代价是着色层更容易损耗。


虽然刮擦脱落是阳极氧化工艺的通病,但业界并非没有更耐磨和更厚的工艺流程。苹果为什么没有选择,除了厚度之外,或许也有成本考虑。


想要避免刮擦损耗问题,只能戴好保护壳,不过一些用户已经在网上吐槽,戴手机壳的过程,如果用力角度不对,或者夹杂了尘土,也可能带来划痕……


和这个中看不太中用的机身外壳相比,iPhone 17 Pro系列的内部构造是更围绕使用体验的全新设计。


和iPhone Air类似,iPhone 17 Pro(Max)也采用了「三段式排布」,主板主要集中在上方更大的「高原」地带,被网友戏称「典型的安卓结构」。


虽然iPhone 17 Pro对比上一代电池容量提升406mAh之多,但如果对比两者的内部结构,会发现电池更多是形状变化,面积实际上没有变大太多。


因此电池容量挤了这么一大管牙膏,更多是由于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升。


由于换用一体式机身,iPhone 17 Pro需要从屏幕而不是背板进行打开。拆下屏幕后,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块巨大的散热片,几乎覆盖了整台手机。


撕开散热片的覆膜,就能看到本次iPhone 17 Pro全新配备的VC均热板(vapor chamber蒸汽仓),Pro Max版本的面积(下图左)会比Pro(下图右)大上一圈,两者分别约为2200和2000平方毫米——在动辄4000平方毫米VC均热板的Android阵营面前,还是略显逊色。


根据@微机分WekiHome的拆解,这块VC均热板属于铜网结构,效果不如铜粉烧结结构,不过它采用了激光焊接工艺,导热效果更好,理论上成本也更贵。


还有一个细节:iPhone 17 Pro的屏幕组件背面也贴有散热片,因此处理器散发的热量会首先通过VC均热板快速分摊到整块铝合金散热片,部分热量也会传导到屏幕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整块铝合金散热片厚度在0.3毫米左右,或许就是iPhone 17 Pro系列变厚0.5毫米的主要原因。


除了屏幕和散热片,主板的正反两面、后壳、MagSafe线圈都覆盖了散热膜,足见今年苹果对于iPhone 17 Pro散热能力的重视。


iPhone 17系列用上的全新的前摄传感器也终于露出真面目,原来并非苹果所宣传的「正方形」设计,实际上是一个八边形底,是平衡了实用性和成本的方案。


如果说iPhone Air的高原设计是为了成就整机超薄,那么iPhone 17 Pro的高原更多的考量还是散热:主板集成在机身上方,避免用户直接像在前代机身上那样,很容易就直接摸到峰值热点。


还有一个相对巧妙的设计:天线围绕「高原」进行了排布,不仅美观,也能避免握持手机对信号造成的影响。


虽然更实用,但一些网友认为,iPhone 17 Pro的内部电路设计显得略有点杂乱,少了以往的苹果味。当然毕竟用户是看不到的,这点就见仁见智了。


iPhone高原,是实用主义的设计


由于比往年更明显的堆料倾向,今年的iPhone产品力爆棚,性价比高得不像苹果,因此被戏称典型的「安卓iPhone」。


没想到体现「安卓思维」的不止参数和配置,拆开iPhone 17 Pro和iPhone Air,这个在iPhone上略显陌生的三段式设计,其实早已是国产品牌沿用了好多年的模版。


苹果高管表示,「高原」原本是为了压缩iPhone Air机身的设计,而这种更极致利用机身空间的方式,反而也能迁移到iPhone 17 Pro这款看似和Air定位南辕北辙的产品上。


因为本质上,智能手机的发挥离不开机身的限制,Air的探索就是为了榨取每一丝空间实现高性能,相关技术落到空间更宽裕的Pro身上,自然也能让iPhone 17 Pro挤出比过往迭代更大的牙膏。


一言蔽之:这个更高集成度的高原设计,让Air够Air,让Pro更Pro。


这也不仅仅只是一种产品工程学思路上的变更,背后离不开这几年技术的进步:小型元件高度集成化和定制化,以及诸如A19 Pro、N1、C1X这些自研的Apple Silicon的加入和优化。


当然,确实很多网友表示iPhone 17 Pro一大片突出的「高原」很丑,不如以往的方形Deco更具美感——但这也侧面说明了苹果开始转变做iPhone的思路:用户实际体验的优先度,已经超越了外观设计。


未来,我们也能见到「高原」——包括凸起的外观,和内部的高集成横向主板——出现在越来越多的iPhone上。对于iPhone Pro和iPhone标准版这样的常规机型,也能在电池容量得到扩张的前提下,做到瘦身和散热的增强,实现手感、参数的双赢,我相信这也是大部分用户乐于见到的提升。


而在明年的折叠iPhone上,苹果若要把铰链和双摄都塞进这个可能比iPhone Air还要更薄的机身,同时还要配备一块大电池,想必也离不开那块巨大的「高原」了。


我们正在招募伙伴


简历投递邮箱
hr@ifanr.com


✉️邮件标题「姓名+岗位名称」(请随简历附上项目/作品或相关链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险资青睐高股息股票,背后藏着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陈植,原文标题:《险资青睐高股...
原创 探... 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做客央视新闻直播特别节目《健康...
圆桌|创投当下如何布局未来机会...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投市场迎来显著回暖——募资同比增长12%,投资数量增长22%,IPO退出增长...
原创 如... 每当宏大的节日来临,心中总会生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涌动。今年国庆前,我绕开喧嚣的消费推荐与旅行攻略,从书...
未来智慧交通将如何发展?路线图... 央视网消息:9月26日,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部署建设...
恩施跟团游四日游超省钱省心攻略... 我是上个月和朋友一起去恩施玩的,安排得非常满意。到了恩施之后的住宿、吃饭、车、景点门票、导游、保险所...
原创 男... 一条人命就这样没有了,30多岁的驴友洪某和几名游客一起攀登那玛峰,只因为途中给游客拍照时,不小心被脚...
潮汕五天四晚旅游攻略,潮汕跟团... 《潮汕五日:在茶香与海浪间寻觅古韵新味》 2025年的暮春时节,我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潮汕地区。这片...
广东四日游向导价格,跟团去潮汕... 最近身边好多朋友都在问我潮汕旅游的事儿,尤其是潮汕小包团四天游的报名费用。我就趁着热乎劲儿,把我上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