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带娃出行,不论步行还是乘坐机动车出行,都要重视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应建立在所有人遵守规则、杜绝违规行为的基础上,同时家长还要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和安全教育。
步行和乘坐机动车是儿童因道路交通伤害致死致伤的主要交通方式,最常见的损伤包括挫伤、擦伤、骨折、脑震荡和脑挫裂伤,头颅创伤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年龄越小,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就越容易发生颅脑损伤。
正确使用乘车安全约束系统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正确规范地使用与儿童年龄和身高相符的乘车安全约束系统(安全座椅和/或增高垫),可以很好地实现对乘车儿童的保护作用,死亡风险可降低54%~80%。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在开车或乘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即便是短距离出行,家长也要让儿童在后排落座。
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身高等,结合乘用车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儿童安全约束系统,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提示安装,正确规范地使用:1岁以下婴幼儿应使用反向安装的儿童安全座椅;一般4岁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增高垫,但需要保证安全带的肩带固定在儿童的肩部,跨带位于儿童的胯部。
儿童上下车时,应由成人帮助开门,并始终从靠人行道一侧上下车,尤其是下车时,应先观察车后有无人或车,然后再开门下车。
儿童乘车时,家长要及时落下车辆的“儿童锁”,或启用“自动起锁”。司机启动车子前,一定认真观察车周围,尤其是车头车尾盲区有无正在玩耍的儿童。
儿童乘坐机动车注意“六不要”
第一,乘车时,家长不要抱着孩子。因为一旦发生碰撞,巨大的冲击力使得家长根本无法抱住孩子。
第二,家长不要让12岁以下或140厘米以下的儿童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因为一旦发生碰撞,安全气囊可能直接击打在孩子的头面部,瞬间的击打力量可达上百公斤,孩子的头颈无法承受。
第三,无论时间长短,家长都不要将儿童独自留在车中。
第四,体重35千克以下、身高140厘米以下的儿童不要直接使用成人安全带。
第五,乘车时,家长不要让儿童的头、手等探出窗外。
第六,乘车过程中,家长不要给低龄儿童进食果冻、坚果或棒棒糖等食品。
教给儿童知险避险的方法
简而言之,儿童只要跟“轮子”打交道,就应该佩戴适宜的安全防护设备。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王荃
编辑:刘洋 杨真宇
校对: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