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市场持续火热。受免签政策利好影响,中国入境游游客数量不断增多,“Beijing Travel”热潮也更火爆,外国面孔遍布京城角落。北京青年记者采访的多位导游表示,在故宫、长城等热门景区,外语导游们每天的日程都被约满,有人一天接待三四个团成常态。
“刚送走意大利游客又迎来俄罗斯团”
“国庆假期每天都要接待三四个外国旅行团,计步器轻松突破两万步。”在故宫午门前,一位手持导游旗的导游王先生,刚送走意大利游客,又迎来俄罗斯观光团。
据了解,这名经验丰富的英语导游在2024年曾接待过来自32个国家的400多名外国游客。他介绍,到2025年,热门景区的导游每天平均要接待七八个外国旅行团。
“除了旅行社会派单子给我,还有包车司机等其他朋友会接外国游客”,地接英语导游李女士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说,来自意大利、法国、俄罗斯、德国、新加坡等国的游客数量显著增长,特别是新加入“免签朋友圈”的俄罗斯游客。
北京某旅行社相关负责人刘先生介绍说,因为外国游客多了,公司提供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多语种导游的外宾接待服务,还可以包车、行程规划和门票代订。“有不少游客通过社交媒体联系到我们”,刘先生说,“最近一个订单是美国朋友直接下单,帮他来北京旅游的老板一家安排故宫的讲解服务。”
入境旅游门槛大幅降低
“免签政策让我们来北京越来越方便,我们很向往北京,特别选择在国庆节和中国的中秋节假日期间,来感受中国的节气喜庆和传统节日。”俄罗斯的一位游客告诉北青报记者。
目前,我国已对47国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全面互免签证国家29个、对55国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外国游客来华门槛显著降低。由于入境外国人持续增多,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采取措施,通过实行“双排并检”模式有效缩短旅客候检时间,通过开设中国公民通道、外国人通道、快捷通道等多类型通道动态引导旅客分流查验,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9月中旬,北京口岸出入境外国人超过42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34%。今年以来,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多项签证便利化政策落地实施。9月15日起,中方将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预计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员数量将进一步增长。
针对入境旅游呈现的散客化、个性化、深度游趋势,为丰富入境旅游市场产品供给,北京文旅部门早在6月时,已经推出“北京新发现”入境旅游十大主题线路,包括中轴新韵·市井寻味之旅、古道寻踪·非遗体验之旅、未来传统·城市焕新之旅、巷陌寻幽·胡同探访之旅等。针对短期入境、过境免签的游客量身打造“机场周边游”产品服务包,推出覆盖文化遗产、主题乐园、萌兽奇趣、美食购物、艺术潮玩等多款半日游、一日游产品。
外国人“Beijing Travel”支付更便捷
文化和旅游部会同中国银联共同制作的离境退税宣传片和引导手册,已在国庆节正式上线发布。国庆中秋期间面向境外旅客提供方便快捷退税服务。
“实在太方便了!”10月2日,在故宫太和殿前,一位法国游客和北青报记者展示着他的支付页面,“用国际信用卡绑定支付应用,买门票、购物、退税都很顺畅。”事实上,北京在6月已发布《北京市优化入境旅游服务专项行动方案》,全链条优化升级入境旅游服务,围绕产品、宣传、服务和保障4个方面推出22条举措。推广全国首个英文版城市地图,动态植入文旅、购物、美食、赛事、通信、外币、实时公交、退税点位等要素资源。
支付方式多元覆盖,金融便利提升旅游体验。10月2日,多位外国游客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5A级和4A级旅游景区、三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基本实现境内外银行卡受理全覆盖。利用外国信用卡,可使用“拍一拍”功能,支持乘坐公共交通和地铁。
外国游客深度体验取代走马观花
相比以前,国庆假期外国游客的需求有什么新变化吗?
“我们安排了胡同骑行、厨艺学习等活动。”导游孙女士介绍说,“游客反馈这些体验让他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中国。”她解释,事实上,在过境免签政策延长后,外国游客越来越倾向于深度游和个性化体验,比如晚上骑共享单车游览,或深入胡同和商圈。很多外国游客的行程会涵盖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
在采访中,北青报记者也了解到,这几天,除了故宫、长城、天坛等经典景点,一些外国游客也开始探索前门大街、王府井、三里屯等更具烟火气的地方。
这些都被外国游客点赞
中国的文创越来越受到外国游客的青睐。10月2日下午,在故宫神武门外的文创商店里,北青报记者看到,不少韩国游客正在挑选特色商品。“这些文创让历史文化活起来了。”韩语导游郑女士表示,“很多外国游客会特意要求延长在文创店的停留时间。”
在位于故宫博物院箭亭广场的“从故宫到天宫”主题文创店,以航天主题特色文创产品也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在这里他们可以选购到具有故宫特色和现代科技感的文创产品。以故宫元素设计的文创产品,如御用瓷器、茶壶、香炉等铜器类文创产品也会吸引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外国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