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国庆黄金周,灵通山景区通往灵通岩的登山步道上,挑山工肩挑物资、步步艰辛的身影,是景区人力运输的常态画面。而今,这一延续多年的传统场景被科技重塑——“空中使者”运输无人机登场,将山脚至山顶的物资运输时间从近1小时大幅压缩至约40秒,为景区智慧化运营按下“加速键”。
旅游黄金周历来是景区服务能力的“大考”,而物资运输曾是灵通山景区应对“大考”的核心痛点。此前,景区物资全靠挑山工人力搬运,多重制约让运输效率始终难以突破:
1.耗时较久,挑夫沿登山步道到达灵通岩单程约1小时,往返一趟耗时近2小时,运输节奏完全受制于步行速度;
2.载重较轻,单人单次仅能承载约40公斤货物,大量物资需反复往返运输,遇到体积较大的物资还需多人协作;
3.受限较多,每日运输趟次固定且人员体力有限,遇雨天、大雾等恶劣天气便直接停摆,物资供应稳定性难保障等。
今年国庆黄金周前夕,景区试点引入运输无人机,用科技力量破解人力运输困局。这架“空中使者”不仅精准击中效率痛点,更带来多维度革新:
1.效率跃迁,单程运输时间近1小时锐减至约40秒,运输效率提升90%以上;
2.载重升级,单次最多可负载约85公斤的货物,承载力是传统挑运的2倍以上,大幅减少运输频次;
3.全天候作业,降低风雨等天气影响,确保黄金周物资供应“不断档”;
4.降本增效,直接降低人力雇佣成本、体力消耗,同时减少因运输延误产生的间接损耗。
从人工挑运的“步步维艰”到无人机空运的“秒级送达”,这场无声的运输革命,既是科技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更是景区转型的关键一跃。它不仅解放了传统劳动力,更推动物资运送从“人力驱动”向“智能高效”转型,为黄金周景区服务提质升级注入了科技力量。
<< 上下下一张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