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当天
跟着记者视角
沉浸式体验国庆中秋假期里
西城区图书馆
“图书管理员”的一天吧
清晨8点,伴随国庆中秋假期的喜悦氛围,西城区图书馆北址的员工休息室已响起钥匙转动声。“开馆前得把设备、书架都查一遍,假期读者多,不能出岔子。”文献借阅二组工作人员梁媛一边开门,一边跟记者解释。这期间,记者将在区图书馆,体验“图书馆管理员”的假期在岗日常。
8点20分,阅览区的灯逐排亮起。梁媛推着整理车走进社科图书区,手指在书架间快速划过,几秒就找出3本错位的书:“读者看完可能随手放错,得及时归位,不然后面人不好找。”她弯腰取书时,记者注意到她工牌上岁月摩挲过的痕迹,“我是2000年入职图书馆的,25年里的假期,基本都在馆里过。”说话间,她又去擦书架顶层,“这些书架,我每天上班都会擦一遍,读者翻书时看着干净,心里也舒服。”
9点开馆,读者陆续涌入。刚到服务台,一位老人就急着上前:“姑娘,我没有借书证,想借本养生的书咋弄?”梁媛立刻起身,蹲下身帮老人调大手机字体:“您点‘微信’或者‘支付宝’,搜‘阅读北京’就能领虚拟证,我教您操作。”直到帮老人申请完借书证,送老人上借阅室借到书才离开。
上午10点,区图书馆南址东报告厅的“非遗皮影制作活动”同样人气十足。少年儿童工作组工作人员卫威提前30分钟走进报告厅,摆桌椅、分材料包,还不忘提醒家长:“里面有剪刀,麻烦看护好孩子。”很快到了活动中,不时传来孩子们“哇!好神奇的皮影啊!”兴奋的声音。旁边一位家长跟记者感慨:“图书馆活动真的很丰富,不仅日常关注我们大人的需求,节假日期间更是经常举办各种少儿活动,环境好、图书全,我们一家老小都很喜欢。”
傍晚5点30分,伴随着一声“阅览区关闭时间到,大家如果还有自习需求可移步至一层自习室”的提醒,读者们陆续起身,区图书馆的同事们也进入到厅室关闭前的分工整理、检查工作:收捡读者落下的物品送至失物招领处、归位散乱的椅子、检查自助借还机的纸和墨……一切井然有序,在默契配合中悄然完成。
华灯初上,自习区几乎坐满了读者,为满足公众学习需求,国庆中秋假期,区图书馆在全天开放的基础上,将自习室延长开放至晚9点。文献借阅一组工作人员曹玉菡每隔半小时就会去巡查,遇到手机没电的读者,她会指引其到共享充电宝:“这是假期为了方便读者刚加的,扫码就能用。”忙碌之中,时间过得飞快。记者注意到,她早上接满的水杯,到下午还剩大半。“一忙起来就忘了喝,等到歇下来才觉得渴。”她笑了笑说道。夜色渐深,自习室内灯火通明,读者们俯首学习的身影与工作人员轻声巡走的脚步,共同勾勒出一幅安静而温暖的画面。在书香环绕的空间里,这样的夜晚,平凡却充满意义。
记者手记
逢年过节,还有很多像西城区图书馆南、北址工作人员一样,默默坚守岗位的“假期逆行者”——正是这些细碎又温暖的坚守,让假期的欢乐中,多了份让人安心的温度。
文字:魏天凤 史桭沨
图片: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