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继科落水”的视频如同一颗炸弹般在我的手机屏幕上炸开时,我正身陷厨房,在油腻的碗碟间与水搏斗,一阵慌乱中,连手机都险些一同坠入洗碗池。
这位奥运冠军“扑通”入水的瞬间,溅起的水花远比我想象的要小,但评论区的热闹程度却早已超越了沸腾的油锅:有人调侃他“水花没控制住”,有人忧心忡忡地询问“会不会着凉感冒”,更有不少人直截了当地发问“景区是否会赔偿他的鞋子”。
我的目光锁定在屏幕上,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福建福安的白云山景区,这次恐怕是要因此盆满钵满了。
事实的发展也恰恰印证了我的预感。
次日,景区游客量便飙升了近四成,原本秀丽的九龙洞栈道被摩肩接踵的人潮挤得水泄不通,就连平日里提醒游客注意安全的防滑警示牌,也成了网红打卡点,排队拍照的人甚至比欣赏风景的人还要多。
景区的反应之迅速,宛如一场早有预谋的精彩剧目:限流措施、加固栏杆、增派人手,一项项公告在凌晨两点便已龙飞凤舞地发出,生怕这稍纵即逝的热度就此消散。
我查阅了官方发布的数据,仅仅假期前三天,便有超过两万名游客涌入,门票收入足以让他们再修建一条令人惊叹的悬空栈道。
而最令人拍案叫绝的,莫过于当地文旅局连夜联系张继科团队,几乎已将“推广大使”的头衔内定——一次意外的落水,竟然为他们敲定了全年发展的KPI,如此惊人的投资回报率,怎能不让旁人眼红?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拉近,深入探究这场“意外”的背后,事情的真相远非一篇引人入胜的爽文那般简单。
落水的那个水池,水温仅有18℃,水深也只有1.2米,听上去似乎与儿童泳池无异,但一旦真的落入其中,湿透的羽绒服瞬间便如同灌满了铅块般沉重,脚下的玄武岩更是滑得如同抹了一层厚厚的油。
幸运的是,救生员在短短三秒内便迅速抵达现场。这得益于景区去年斥资八千万元进行的安全设施升级,试想一下,如果换作陈旧落后的老式设施,即便是一位奥运冠军,也可能因此遭遇尴尬甚至受伤。
我老家就在闽东地区,小时候去白云山游玩,想要攀爬那些陡峭的石壁,必须得自己准备麻绳,绑在腰间才敢小心翼翼地往上爬。
如今这里成为网红景点,而当年,那几乎是“玩命”的冒险。
所以,请不要只羡慕这突如其来的流量,景区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金钱投入,才是承接住这股流量的坚实“安全垫”。
更令人称奇的是那片茶田。
张继科在直播中随口一句“云海茶田真好看”,便直接引爆了坦洋工夫红茶的搜索指数,飙升了十倍之多。
我所认识的那家茶厂老板,电话被各地经销商打爆,原本积压了两千斤的库存,仅仅两天就被一扫而空。他们连夜雇佣附近的村民采摘秋茶,价格之高,仿佛在哄抢茅台一般。
一位体育明星,随口的一句话,竟然像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从种植、炒制到包装的整个产业链都瞬间唤醒,这无疑是现实版的“蝴蝶效应”。
有人说他是无心之举?
我敢打赌,他的团队早已将福安的特色产物清单熟记于心,甚至在张继科落水的瞬间,那个“脚本”里可能就已经悄然加入了“顺便提及一下茶田”的环节。
当然,也有人批评景区的“吃相难看”,将一场意外当作营销的噱头。
在我看来,这个时代最可怕的不是你摔了,而是你摔了之后无人问津。
至少,白云山景区在护栏和救生员等安全设施上的投入,远比那些出了事就急于删帖、掩盖真相的地方要值得称赞。
游客多了,景区限流了;安全员加派了,茶农们赚得盆满钵满;文旅局年底总结有了响当当的素材;甚至连张继科,也获得了新的代言机会——除了那双泡在水里的鞋子,几乎所有人都在这场事件中成为了赢家。
现实就是如此不讲道理,流量有时如山洪爆发,冲垮一切;有时又化作涓涓细流,滋养万物,造福一方。
因此,下次你再踏足九龙洞,不妨别只顾着模仿“冠军落水同款”的拍照姿势,请仔细看看脚下新铺设的防滑钉,那可是八千万投资里微不足道的一份;请品一口醇厚的坦洋工夫,回想一下背后茶农们通宵达旦炒茶的辛劳。
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但脚下坚实的石头栈道和满眼翠绿的红茶地,它们不会欺骗你,它们才是真正能够支撑起一年四季,提供源源不断“安全感”的坚实基石。
至于张继科本人?
他想必早已在北京为自己挑选好了新的鞋子。而在11月那场签约仪式上,他只需一个微笑、一次握手,便能再次登上热搜,收获新的关注。
而我们这些围观的吃瓜群众,下次不妨记得将手机挂绳缠紧一些,切勿步了冠军的后尘——毕竟,我们可没有三秒内就能出现的救生员,也没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时刻为我们撰写着后续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