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又见“长城上刻字”,“到此一游”何以非要“到此一刻”?
创始人
2025-10-07 09:07:21
0

10月3日下午,李女士在司马台长城5号烽火楼内碰到一男一女在墙上刻字,她当时小声提醒后,两人仍继续刻字。10月4日,北京古北水镇旅游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经将此事反馈给负责司马台长城景区的管理人员,由他们进行处理。公安机关目前已经开启调查,针对这种违法行为会给予相应处理。
(10月5日华商网)

当司马台长城 5 号烽火楼的斑驳墙面,被一对男女刻下名字与爱心,当“这不太好吧”的善意提醒被置若罔闻,当拍照留念的笑容与文物受损的伤痕形成刺眼对比,我们不得不再次直面一个沉重的问题:为何“到此一游”非要变成“到此一刻”?为何名胜古迹上的刻字恶习屡禁不止?答案或许藏在“处罚太轻”这四个字里,更藏在法律执行、监管体系与公众意识的多重短板中。

司马台长城不是普通的景观,它是始建于明洪武初年、经戚继光整修加固的历史见证,是2001年就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瑰宝。每一块城砖都承载着数百年的风雨,每一处墙面都记录着民族的记忆。而那对男女的刻刀,不仅在城墙上留下了丑陋的印记,更划伤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尊严。这种行为绝非 “个人素质问题”那么简单,正如律师所言,它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刻划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本身就触碰了法律的红线,若造成严重损毁,更可能触犯刑法。可现实是,即便法律已有明确规定,类似事件仍层出不穷,根源之一便是违法成本与行为危害严重不匹配。

司马台长城的墙面一旦被刻划,修复起来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高昂的成本,更可能因为文物的不可再生性,永远无法恢复原貌。一边是“微不足道”的违法成本,一边是“不可逆转”的文化损失,这样的失衡,让一些人有了“敢闯红线” 的底气。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 “取证难、追责慢” 的问题。此次事件若不是李女士及时拍摄视频、主动曝光,这对男女的行为或许就会不了了之。公安机关“开启调查”“受理案件”的回应固然及时,但过往类似事件中,也不乏因证据不足、当事人已离开景区等原因导致处罚难以落地的情况,这进一步削弱了法律的威慑力。

要终结“名胜古迹上刻字”的恶习,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谴责,更需要让法律的“手”真正硬起来,织密一张“不敢刻、不能刻、不想刻”的防护网。首先,必须提高违法成本,让处罚真正“痛到实处”。可以考虑根据文物的保护级别、受损程度细化处罚标准,对破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行为,大幅提高罚款金额,延长拘留期限;同时,让“旅游黑名单”真正“黑下脸来”“狠下心来”将违法者纳入失信名单,限制其参与旅游活动、进入重点景区,让“一时糊涂”付出长期代价。其次,要完善监管与取证体系,让违法行为 “无处遁形”。景区应加大巡查力度,在文物关键区域增设高清监控、红外报警装置,实现“无死角” 监管;同时,建立“游客监督奖励机制”,对主动举报刻字、涂污等行为并提供有效证据的游客,给予门票减免、文创礼品等奖励,调动公众参与保护的积极性。此外,还要加强文化教育,让保护意识 “深入人心”。景区可以通过设置文物保护科普牌、播放公益短片、开展互动体验活动等方式,让游客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与保护意义,明白 “刻字不是纪念,而是破坏”;学校也应将文物保护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从娃娃抓起,培养尊重历史、守护文明的意识。

每一处名胜古迹都是文明传承的血脉。斩断 “到此一刻” 的黑手,需要法律的刚性约束,需要监管的严密到位,更需要每一位游客的自觉守护。只有当我们真正把文物当“宝贝”,把保护当责任,才能让千年古迹远离伤痕,让文明的血脉永续流淌。

“名胜古迹上刻字”,既是恶习难改更是处罚太轻!究竟如何处罚,才能终结“名胜古迹上刻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黑龙江宽阔的江面上,渡轮的汽笛声随即打破了晨静。这时,中国边境城市的黑河已经热...
打麻将能抗抑郁?大学教授研究:...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周婉军 长假期间,亲朋相聚,你们的娱乐项目之一,有没有麻将?你们...
大S15年前中秋偷拍妈妈做菜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2025年中秋,也是大S离世后的首个生日。不同于许多人对生日的期待,大S生前曾...
2025国庆五天活动有感 国庆五天轻徒步之旅 一, 10月2号,今天出发游览金山岭长城。 路上除了路过北京六环堵车以外,其他地...
“宣布目前不承认巴勒斯坦国后”...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路透社报道,新西兰外交部长温斯顿·彼得斯的发言人表示,一名男子因涉嫌当...
公告!这些游客可免费重游一次云...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首先,谨代表云台山景区全体工作人员,向十一假日期间,怀揣对河南旅游的热忱、专程奔...
央视聚焦!仪征火爆出圈··· 这个国庆假期, 仪征迎来高光时刻! 央视新闻频道的镜头 对准了这里! 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在国庆...
今年最火的度假方式,正悄悄改变... 作者:刘车仔 继高强度打卡的“特种兵旅游”后,反其道而行之的“白人式度假”成为旅行新趋势,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