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100问 | 从同质化到垂直细分,微短剧如何打破题材瓶颈?
创始人
2025-10-07 23:01:51
0

主编温静导读微短剧打破题材瓶颈,需从产业链多环节推进垂直细分与创新:

内容创作上,要跳出“霸总、甜宠”等套路,摒弃生硬反转,塑造有性格层次、成长弧光的立体角色,以真实情感和深度表达替代同质化套路;

平台运营层面,需优化算法推荐机制,避免仅依赖播放量、完播率推送热门题材,可设立“创新题材专区”“小众内容精选板块”,为非流量题材提供曝光入口,打破用户“信息茧房”;

行业监管与自律方面,相关部门可出台政策,明确鼓励正能量、高创新性的微短剧,对优质作品给予表彰,同时规范题材同质化、内容低俗化问题。

来源:传媒内参—主编温静

微短剧打破题材瓶颈,需从产业链多环节推进垂直细分与创新,核心破局路径如下:

内容创作上,要跳出“霸总、甜宠”等套路,拓宽题材边界,从现实生活(如职场生态、银发日常、异乡奋斗)、传统文化(非遗技艺、传统民俗)、科幻想象、历史故事等领域挖掘素材,同时强化剧情逻辑的连贯性,摒弃生硬反转,塑造有性格层次、成长弧光的立体角色,以真实情感和深度表达替代同质化套路。

平台运营层面,需优化算法推荐机制,避免仅依赖播放量、完播率推送热门题材,可设立“创新题材专区”“小众内容精选板块”,为非流量题材提供曝光入口,打破用户“信息茧房”;同时通过举办创作大赛、提供流量扶持与资金补贴,引导制作方尝试新题材,并联合专业机构开展编剧培训,提升创作人才的专业能力。

行业监管与自律方面,相关部门可出台政策,明确鼓励正能量、高创新性的微短剧,对优质作品给予表彰,同时规范题材同质化、内容低俗化问题;行业协会需推动制定自律公约,组织创作交流活动,促进行业主体共享创新经验,形成“鼓励创新、抵制跟风”的行业氛围,共同推动微短剧从“流量导向”转向“内容与价值导向”。

题材同质化的深层原因

商业利益的驱使。微短剧行业遵循“短平快”的商业逻辑,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制作周期短,能够快速上线获取收益。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制作方为了追求高流量和快速盈利,倾向于复制已经被市场验证成功的题材模式。当一种题材的微短剧取得良好的播放成绩和商业回报时,其他制作方便纷纷效仿,希望能分得一杯羹。例如,当某部霸总题材微短剧大火后,众多制作方迅速跟风拍摄类似题材的微短剧,导致市场上霸总剧泛滥成灾。这种盲目跟风的行为,使得制作方忽略了内容的创新和质量的提升,加剧了题材的同质化。

创作人才短缺。随着微短剧行业的迅速发展,对编剧等创作人才的需求大增,但行业内专业创作人才却相对匮乏。许多微短剧编剧是从网文写手或短视频文案创作者转行而来,他们虽然熟悉网络流行元素和受众喜好,但缺乏系统的影视剧本创作训练。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往往依赖于网文写作的套路,如频繁使用“打脸”“反转”等情节来吸引观众,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思考,难以创作出新颖独特的剧情和丰满立体的角色。这就导致微短剧的剧情逻辑不严谨,人物形象单薄,题材局限在有限的类型中。

平台算法推荐机制的影响。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微短剧题材的同质化。平台为了提高用户粘性和留存率,会根据用户的观看历史、点击量、完播率等数据,向用户推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微短剧。当某类题材的微短剧在平台上获得较高的播放数据时,算法会认为这类题材受到用户欢迎,进而加大对同类题材微短剧的推荐力度。这就使得用户在平台上看到的微短剧大多是同一题材,形成了“信息茧房”。用户的持续观看又进一步强化了算法的推荐,使得小众题材和创新题材的微短剧难以获得曝光机会,制作方也因此更不愿意投入资源去开发这些题材。

垂直细分的发展趋势及案例分析

现实题材的崛起。在微短剧题材逐渐走向垂直细分的过程中,现实题材开始受到更多关注。现实题材微短剧聚焦于社会热点问题、普通人的生活百态,能够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以《大妈的世界》为例,该剧将镜头对准中老年群体,展现了大妈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丰富生活。从她们参与广场舞竞争、应对保健品推销,到追赶潮流成为数字时代的冲浪达人,剧情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和幽默诙谐的元素。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故事,不仅打破了大众对大妈群体的刻板印象,还让观众在欢笑中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

小众题材的破圈。一些小众题材的微短剧也开始崭露头角,实现了破圈传播。《逃出大英博物馆》以文物拟人化的独特视角,讲述了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身少女逃出大英博物馆,与中国记者一起踏上归乡之路的故事。这部微短剧将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等严肃话题融入轻松有趣的剧情中,通过精美的画面、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引发了广大观众对流失海外文物的关注和对家国情怀的共鸣,播放量和话题热度居高不下。还有聚焦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微短剧,如以刺绣、京剧、武术等传统文化元素为背景,讲述传承者的故事,让观众在欣赏微短剧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小众题材微短剧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题材融合的创新尝试

为了打破题材瓶颈,一些微短剧开始尝试将不同题材进行融合,创造出全新的剧情体验。例如,将悬疑与甜宠题材融合,在甜蜜的爱情故事中加入烧脑的悬疑情节,使剧情更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念念无明》就是这样一部成功的作品,男女主分别是江湖杀手和朝廷暗卫,表面上是普通夫妻,实则各自隐藏身份。他们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既要面对危险的敌人,又要处理夫妻之间的感情问题,爱情与悬疑元素相互交织,每一集都充满了惊喜和反转,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这种题材融合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微短剧的内容,还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观剧需求。

打破题材瓶颈的策略与建议

内容创作层面

1. 深入挖掘多元题材:制作方和编剧应拓宽创作视野,积极挖掘更多元化的题材。除了现实题材和小众题材,还可以从历史故事、科幻想象、职场生活、校园青春等多个领域寻找灵感。例如,可以将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人物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出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微短剧;或者以未来科技为背景,打造充满想象力的科幻微短剧。同时,鼓励创作者关注社会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将其融入到微短剧创作中,使作品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2. 注重剧情逻辑与角色塑造:在创作过程中,要摒弃简单粗暴的套路,注重剧情逻辑的合理性和连贯性。每一个情节的发展都应该有其内在的因果关系,避免出现逻辑漏洞和生硬的反转。同时,着力塑造立体丰满的角色形象,赋予角色独特的性格、背景和成长历程,让观众能够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塑造主角时,可以展现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内心挣扎和成长,使角色更加真实可信。

平台运营层面

1. 优化算法推荐机制:平台应调整算法推荐策略,避免过度依赖数据进行同质化推荐。在推荐微短剧时,除了考虑用户的兴趣偏好和播放数据,还应适当增加小众题材和创新题材微短剧的曝光机会,打破“信息茧房”,引导用户接触更多不同类型的作品。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创新题材推荐区”或“小众题材精选区”,将优质的小众和创新微短剧集中展示,鼓励用户尝试观看。

2. 建立题材引导机制:平台可以通过举办创作大赛、发布创作指南等方式,引导制作方和创作者开发更多元化的题材。对于积极尝试新题材、取得良好效果的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扶持,如提供流量扶持、资金补贴、版权合作机会等,激发创作者的创新热情。同时,平台可以与专业的影视机构、编剧协会等合作,开展创作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创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行业监管层面

1. 加强政策引导与规范:相关部门应出台更加明确的政策法规,引导微短剧行业健康发展。一方面,鼓励创作具有正能量、高艺术价值的微短剧,对优秀的作品给予表彰和奖励;另一方面,加强对题材同质化、内容低俗化等问题的监管,对违规作品进行严肃处理,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例如,可以设立微短剧题材审核标准,明确鼓励和限制的题材范围,引导制作方和创作者遵守规则。

2. 推动行业自律与合作:行业协会应发挥积极作用,组织制作方、平台、创作者等共同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加强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和管理。同时,促进行业各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题材瓶颈等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例如,定期举办行业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分享创作经验和成功案例,推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冰... 一、事故概况:风雪中的惊魂时刻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6日,冰岛斯奈山半岛的赛利亚峡湾发生一起严...
北京菌一生:这种口腔溃疡或是癌... 《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2025年最新研究显示,基于185个国家36...
原创 糖... 得了糖尿病,最怕什么?最怕就是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往往是不可逆的,如果血糖控制不好,随着时间的...
邹海东教授:从流行病学到微生物... 编者按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5年...
原创 广...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前段时间在广州旅游时,当地朋友突然说:“带你去个地方,让你不用到...
原创 选... 选奶不迷茫!如何选择驼奶粉品牌?长高奶粉推荐这篇就够了 当邻居家的小宇捧着牛奶杯愁眉苦脸,他妈妈焦虑...
孩子这3个征兆,不是叛逆而是求... ◐ 社群中有一位宝妈找我吐槽,说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 这离着青春期还远着呢,为何...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 揭秘... 当地时间10月6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玛丽·E·布伦科...
短剧100问 | 从同质化到垂... 主编温静导读:微短剧打破题材瓶颈,需从产业链多环节推进垂直细分与创新: 内容创作上,要跳出“霸总、...
七天圈粉二十万游客,济南起步区... 济南广电·天下泉城客户端10月7日讯10月1日开放首日,客流量达到四万余人;10月3日,单日入园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