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一条“张继科在福建白云山景区落水”的视频突然刷屏。
更离谱的是,网上很快流传出一张照片——景区竟在落水点立了块牌子:“我在张继科落水处很想你”!
这到底是景区蹭热度,还是网友恶搞?张继科本人事后只轻描淡写提醒“注意安全”,可评论区早已炸锅:有人调侃“新景点打卡”,有人质疑“拿意外营销太low”。而景区工作人员火速辟谣:“牌子是P的,我们绝对没干这事!”
真相究竟如何?这场乌龙背后,还藏着更值得警惕的旅游安全问题……
10月2日,张继科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了一段游玩视频。画面中,他身穿黑色T恤,蹲在福安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溪流边拍照。就在他调整姿势的瞬间,身体突然失去平衡,整个人向后仰倒,“扑通”一声跌入水中。
视频迅速登上热搜,播放量突破千万。张继科在评论区留言:“假期出行注意安全。”看似轻松的提醒,却让网友脑洞大开。很快,一张疑似景区现场的照片流传开来:一块蓝底白字的网红风路牌矗立在水边,上面写着“我在张继科落水处很想你”,风格神似此前爆火的“我在xx很想你”打卡梗。
大皖新闻记者10月4日联系景区求证。抖音官方账号直接回复:“虚构的。”景区两名工作人员也明确否认:“自然景观不能破坏,可能是网友P图。”其中一名工作人员补充道,当天有人不小心碰到张继科,加上地面有斜坡才导致意外。
事实上,白云山景区已迅速采取安全措施。新增的安保人员在危险区域巡逻,广播循环播放安全提示。工作人员强调:“我们绝不会拿游客安全开玩笑,更不会用这种事营销。”
这场闹剧折射出更深层的问题——网红效应下的旅游安全乱象。今年国庆假期,多地曝出游客冒险打卡未开发区域的事件。湖南某废弃矿坑因“出片率高”被推成网红,结果三天内两人坠崖;浙江一段野瀑布突然涨水,冲走多名拍照游客。
中国探险协会曾发布数据:2023年户外事故中,73%发生在未开发区域。而张继科落水事件中,尽管事发于正规景区,但斜坡、湿滑石块等隐患仍被忽视。北京某救援队队长李明(化名)指出:“很多景区的地形警示不足,游客又容易低估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张继科并非首个“带火”危险行为的公众人物。2022年,某明星在沙漠跳跃拍照导致沙丘塌陷,引发模仿潮;更早前,网红挑战悬崖边倒立,酿成多起坠亡事故。心理学专家王静分析:“名人效应会削弱普通人的风险感知,觉得‘他能做我也行’。”
回到白云山景区,工作人员透露了一个细节:张继科落水处其实设有“小心地滑”标识,但被多数游客无视。景区目前正加装防滑垫和护栏,并考虑用AI摄像头识别危险动作。
假期结束前,张继科落水视频的二次创作仍在发酵。有网友将画面剪辑成“跳水慢动作”,配上奥运解说词;还有人把路牌P成“张继科同款入水体验区”。景区对此颇感无奈:“娱乐化消解了安全警示的意义。”
中国政法大学旅游法研究中心主任李响指出,根据《旅游安全管理办法》,景区需对可预见的风险尽到提示义务,但游客自身责任同样不可推卸。
截至发稿,白云山景区日均客流量已回落至正常水平。那块虚构的路牌从未存在,但它引发的讨论仍在继续——当意外成为段子,当警示变成流量,我们是否正在模糊娱乐与安全的边界?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