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沙巴州的曼塔那尼岛,因为曾经出现过野生海牛,被人们亲切地叫作“美人鱼岛”。这座被洁白沙滩和层层蓝色海水包围的小岛,常年被游客们誉为“马来西亚的马尔代夫”。作为由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监管的海洋生态区,这里每天只允许85位游客登岛,原始纯净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特别是许多中国年轻人喜欢在这里度假。无需高超的游泳技巧,只需戴上面镜、吸管和蛙鞋,就能漂浮在海面上欣赏到丰富的珊瑚和鱼群,这份轻松自在的体验,让不少人把它列入了出行计划里。
2025年10月,来自中国安徽芜湖的两位年轻人也来到这座岛屿,原本期待的悠闲假期,却在入住当天突然中止。截至10月7日,25岁的男子于晓鹏和28岁的女子范琴已经失联整整三天,家人跨国寻人,岛上的搜救也在海、陆、空多方展开。这场突发的失联事件,让美人鱼岛的阳光和海浪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
海岛的首次相遇与失联的起点:未尽的日落约会
10 月 4 日下午 2 时 14 分,载着于晓鹏和范琴的快艇慢悠悠地靠岸美人鱼岛的码头。那艘小巧的快艇,能坐 15 个人,经过海上的颠簸,一共漂流了 45 分钟,才从沙巴州首府亚庇市的码头抵达这里。两人面带旅途的疲惫,但对海岛风光的期待却掩盖不了。后来同行的游客回忆说,当时他们提着简单的行李箱,于晓鹏背着个黑色双肩包,范琴手里还攥着手机,一路上都忙着拍摄海边的美景。
他们住进了丝绸美人鱼岛度假村,紧挨着一片宽阔的沙滩。木质的栈道通向海边的独栋小屋,一推开门就能闻到咸咸的海风,远处的海水色彩也从浅绿色渐变到深蓝。大约在下午3点半左右,范琴在家庭微信群里发出了定位,配上两张照片:一张是度假村门口随风摇曳的椰子树,另一张是铺着白色桌布的露台,配文“到地方啦,环境很好,放心”。当时家人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只在群里叮嘱她“注意安全,多拍点照片”。
差不多在那个时段,于晓鹏向国内的张先生发了一段15秒的短视频。视频里,金灿灿的阳光洒在细腻得像盐粒一样的沙滩上,几个人在遮阳伞下悠哉休息,海浪轻轻拍打着海岸线。他在信息里说“刚安顿好,晚点去看日落”,这也就成了他留给朋友的最后一句话。后来张先生接受采访时提到,于晓鹏平时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行程,那天他以为对方只是沉醉在美景中,所以没太打扰。
就在当地时间下午4点40分,度假村的监控拍下了最后一次两个人的身影。画面里,于晓鹏穿着黑色泳裤和长袖防晒衣,范琴则是黑色短袖泳衣配短裤,两人并肩向沙滩走去,身上啥行李都没带,也没拿啥水上玩具啥的。度假村工作人员说,按惯例,若要浮潜或游泳,游客得先到前台登记,借用潜水镜、呼吸管这些东西,还要签安全知情书,可系统里压根没他们的借用记录。
当天晚上6点,度假村的饭店开始做晚饭,工作人员照例点点人头,可一看,发现那两个人根本没来吃饭。那会儿夕阳正慢悠悠地下沉到海平面,把海面染得橘红一片,这正是于晓鹏想看的美景,可他的人影却不见踪影。一直到深夜11点,夜班的保安巡逻时,发现他们的房门还开着,敲门也没人回应,才觉得可能出啥事了。
谎言被揭穿了,家属们为了寻人四处奔走,心都悬到嗓子眼,真是折磨人啊。
10 月 5 日清晨,范琴的妈妈像平时一样在家庭群里发消息,问女儿“昨晚睡得怎样啊”,发出去之后就没有回应了。她还不停地打女儿的电话,听到的全是“无法接通”。急得快疯了的妈妈忽然想到,范琴出发前还说过要和朋友缪女士一起去旅游,于是赶紧找到缪女士的联系方式,拨通了电话。
电话那头的缪女士一听到问话,顿时挺惊讶:“我根本没和她一块儿去啊,她半个月前还说打算自己出去走走,我还让她多注意点儿。” 话音刚落,就像晴天霹雳般击中了范琴的妈妈,她一下子瘫坐在沙发上,原以为的“结伴同行”竟然是女儿自己说谎的。缪女士挂断电话后,马上在社交平台发了寻人信息,带上了范琴的照片和行程安排,希望能借助网友的帮忙找到她。
与此同时,于晓鹏的朋友张先生也觉得有点怪异。5号上午九点,他发信息给于晓鹏,分享一些国内的趣闻趣事,可一直没得到回复。打手机一看,发现已经关机了。起初他以为可能是手机没电,可一直到中午都没消息,赶紧联系于晓鹏的室友,请他去宿舍里看看有没有留下什么重要的东西。室友找到一台平板,通过设备的定位功能发现,于晓鹏的手机和蓝牙耳机最后一次发出信号的地点,竟然是在美人鱼岛附近的海域深处。
10 月 6 日,丝绸美人鱼岛度假村正式向当地警方报了案。工作人员一打开两人的房门,眼前的情景让人心头一紧:行李箱摆得整整齐齐地放在角落里,里面的衣物和洗漱用品完全没有动过;床头柜上放着两个人的护照和手机充电器,插座上还插着充电线,明显手机也不是因为没电就关机的;房间里的矿泉水瓶还未开封,床上的被褥保持着刚入住时的整洁,看起来像是从未有人在此休息过似的。
当天午后,度假村逐一通知了两位失联者家属。范琴的父亲和姐姐马上开始办理出国手续,连夜整理行李赶往机场。10 月 7 日上午 10 点,两人终于到达沙巴州亚庇市,一下飞机就直奔警察局,与办案的民警对接情况。范琴的姐姐眼圈都红了,手里紧握着妹妹的照片,声音哽咽地说:“只要能找到她,啥都愿意干。”
于晓鹏的家人就陷入了另外一种紧张。他姐姐一接到酒店的通知,全家都还没办护照,加急处理得时间,还得等一等。“我们已经和范琴的家人联系上了,他们会随时告诉我们消息,护照一办妥,就赶紧飞过去。” 于晓鹏姐姐在电话里跟媒体说,这两天全家都没睡好,一天到晚不停刷新社交平台,盼着能有弟弟的好消息。
现场的一些疑点让人起疑,而且环境中也隐藏着安全隐患。这片海岛美丽的风光背后,似乎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危险信号。
搜救工作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细节浮出水面,这事儿变得更加诡异。李先生曾和那两人一块坐快艇上岛,他回忆说,10 月 5 日上午 11 点半,他搭快艇准备返程时,船夫点了一下人数,结果发现少了两个。船夫用对讲机联系度假村确认情况后说:“再等 40 分钟,可能他们睡过头了。”等到预定的离开时间都过了,两人还没出现,船夫也没办法,只能开走了。当时大家都以为他们临时改了酒店,谁也没想到会这样失联。
美人鱼岛的自然环境虽然迷人,却也暗藏一些不为人知的危险。有多次去沙巴旅游的网友说,这个岛虽然风景优美,但基础设施挺简陋,部分地方确实有“环境脏乱”的问题。更让人担心的是,岛上的丛林很茂密,栖息着体型很大的巨蜥,最长能达到 2 米左右,虽然平常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人,但在无人区域遇到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风险。一位去年去过这个岛的游客在社交平台上留言说:“晚上尽量别单独去沙滩,海浪声很大,就算有人呼救,也很难被听到。”
像沙巴的海况其实也藏着不少隐患啦。每年 10 月到次年 3 月,季风一来,近海会掀起 2 到 3 米高的巨浪,就算是潜水老司机,也得格外小心了。中国驻哥打基纳巴卢总领馆之前多次发出提醒,讲海上的天气越差,风险越大,海浪能高到 4.5 米,风速超过每小时 60 公里,简直能把人给卷离岸边。更要命的是,有些游客没带任何防护装备,贸然进入海里,遇上大浪一卷,几乎没有自救的办法。
10 月 7 日下午,本地警方公布了初步的调查结果。据马来西亚皇家警察哥打峇鲁分局讲,已经联动水警、消防、救援局和海事执法局等多个部门,一共派出了 55 名人员参与搜救。空中有无人机在巡逻侦查,海面则有快艇在来回穿梭,水下则派出潜水员进行搜寻工作。主要目标是查找美人鱼岛周边 3 公里以内的水域和丛林地带。不过,受最近连续降雨的影响,海面变得特别复杂,好看的海底能见度低得令人抓狂,给搜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警方提醒各位公众不要随意散布未经过核实的消息,以免影响调查进展。有关于“手机定位在海里”的传言,警方也在确认信号的真实性,目前还没有找到与两人有关的任何物品。
网络上热议不断,也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出门在外,责任心和牵挂都得挂在心头。
两位游客失联的消息一传开,就很快在网上炸开了锅。相关话题底下,留言数已经破十万,大家一边担心他们的安危,一边就“出行安全” issues 展开了唇枪舌战。
有不少网友对他们的举动挺困惑的:“明明知道海岛环境挺复杂,怎么还不领取防护设备就下水呢?就算想散散步,也得跟酒店打个招呼吧。”还有人关注范琴的谎言:“出门在外和家人说实话其实挺重要的,隐瞒行程只会耽误救援啊。”也有人表示理解:“年轻人想自己出去玩挺正常的,只是没想到会遇到这种危险。”
曾在沙巴做潜水教练的王女士谈起了她的专业观点:“美人鱼岛的近海表面看起来很平静,可暗中暗流涌动,特别是在退潮的时候,很容易被水流带到深海里。就算不会游泳,浮潜时也得穿救生衣,这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她还说,正规的度假村一般会要求游客在教练的陪同下下水,结果这两人没有领设备,也没有找教练,风险那是挺大的。
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出行故事,提醒大家别忘了安全。有网友说:“我上次去沙巴,导游反复叮嘱‘日落后别靠近海边’,因为那里的海浪到了晚上变得特别凶猛。” 还有人建议:“出国旅游一定得给家人留个详细的行程单,包括酒店地址、紧急联系方式,最好每天都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10 月 8 日破晓时分,美人鱼岛的朝阳再度升起,金灿灿的光辉洒满荒无人烟的沙滩。搜救队还在海里和林子里忙碌着,无人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岛屿的静谧。范琴的爸爸和姐姐坐在度假村的阳台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海面,手里那杯水早就凉了。于晓鹏的姐姐一直在国内查着护照办好没,手机屏幕上全是沙巴天气、地形那些消息。
度假村的公告栏上,挂着两人的寻人启事,照片上他们笑得灿烂。旁边不远的海里,潜水员正慢慢往下潜,水面上的浮标被海浪轻轻摇晃。那片曾经许多人梦想中的蓝海,此刻成了大家心里最牵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