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结束不久的乒乓球亚锦赛男团半决赛中,国乒遭遇惊魂时刻,在与日本队的较量中上来就0-2落后被逼入绝境,随后虽然3-2实现惊天逆转,但后三盘都是落后反击,最终五盘均为决胜局定胜负,全程长达四个多小时,令广大球迷们倒吸一口凉气,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国队为何会赢得如此艰难呢?
排兵布阵的要点,首先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对比,其次是对对手出场安排的猜测,就本次半决赛而言,日本队毫无疑问会以实力最强、对国乒战绩最好张本智和承担一单重任,而考虑到对方是主队,那么就是第一、四盘出场,事实也的确是如此,正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下,国乒就很大概率会让梁靖崑担当二单、出战第一和第五盘,理由有两点:
作为客队的国乒确定梁靖崑打首盘后,第五盘就自然也属于他。至于一单肯定也会选择王楚钦,原因同样有两点:
综上所述,国乒的排兵布阵本身是没问题的,理想结果就是首盘梁靖崑拿下张本智和,至于日本其余两人无论是谁都对王楚钦、林诗栋下风;如果梁靖崑先输球,王楚钦也是完全存在击败张本智和可能的,最终国乒3-0或3-1取胜,但仍然存在一个隐患,那就是决胜盘。
因为如果按照上述部署,梁靖崑将在决胜盘亮相,假如日本队用松岛辉空的话这场球就胜负难料,因为本月初梁靖崑才败给对方,再交手无疑是下风的,而就现实战况来说他也的确是“死里逃生”——既然排兵布阵谈不上错误,那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国乒真正应该总结的地方。
首先要承认的是,国乒男团的优势已经明显不如前几年了——如前所说,这次出场的三位运动员中,林诗栋明确对张本智和负多胜少、处于下风,梁靖崑对松岛辉空也没有优势,事实上与张本智和对垒也输了,这本身就说明两队的实力已经非常接近。
更重要的是,中国队这边几乎是“明牌”出战,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半决赛国乒几乎没有派出向鹏、周启豪的可能,这又说明什么呢?那就是男团强强对抗的时候,中国队几乎已经没有“预备力量”,暂时无人能接替王楚钦、梁靖崑、林诗栋,这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然而现实就是这样的矛盾:越重要的场次就越不敢用新人,越不敢用新人就越得不到锻炼,越得不到锻炼下次就越不敢用,如何破除这个“恶性循环”无疑是摆在教练组面前的难题。
其次就整场比赛的表现看,国乒在技术和心理上都有暴露问题——毫不夸张地说,这次比赛梁靖崑虽然输赢各半,但在技术上已经明显对张本智和、松岛辉空下风,尤其过去引以为傲的反手进攻质量大不如从前,在强强对抗中明显被动,决胜盘更接近以经验拖垮松岛辉空。
至于王楚钦这次在技术上与两位对手相比也看不到明显优势,这还是建立在他比张本智和大3岁、比松岛辉空大7岁的情况下,而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将的单板质量会更加下滑,所以未来王楚钦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而林诗栋虽然力挽狂澜取胜为国乒赢下第三盘、保留了胜利的火种,但在重压之下面对单打外战成绩难称一流的篠塚大登也极其被动,同样值得总结。
客观来说,这场比赛中日双方都有犯错误:国乒这边进入状态偏慢,首盘失利后大家的心态均受到影响,结果差点被零封;日本选手则在领先后畏手畏脚,关键时刻“不敢赢”了。
就篠塚大登的发挥而言其实没有太多可说的,毕竟他的水平上限在那里,第三盘双方估计都是默认他会输的,能拖到决胜局已经是超常发挥,但张本智和在第四盘明显出现保守,松岛辉空在决胜盘更是再现“少爷”脾气,最终在占优的情况下一泻千里,问题更加突出。
然而尽管当下国乒还有整体优势,但目前日本主力层已经全部是“00后”,最小2007年出生,而国乒这边还有1996年出生的梁靖崑、1997年出生的周启豪出战,2003年出生的向鹏没机会上场,那么再过几年双方的实力对比是否会发生变化呢?这或许才是最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家之言。
上一篇:阿里竞逐全球机器人巨头
下一篇:最接地气的省份,悄悄扯下旧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