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打卡地体验未达预期!北京旅游消费环境调查结果公布→
创始人
2025-10-15 15:03:31
0

消费调查 | 北京市消协发布2025年北京旅游消费环境调查结果→

为进一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旅游消费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自2016年开始,连续多年开展北京旅游消费环境调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北京市旅游条例》共同作为调查依据,聚焦行业问题和消费趋势,有效发挥消协组织社会监督作用。

本次调查自2025年4月上旬开始,5月上旬结束。围绕调查内容,通过旅游体验、问卷调查、网络口碑大数据研究、专家座谈等形式进行。其中,本次调查回收有效消费者问卷3000份,体验包括天坛等10条北京一日游线路,以及三里屯等10条本地特色游线路,此外还完成旅游消费口碑大数据调查约12万余条数据。

一、基本情况

(一)北京一日游中,传统在线旅游平台信息透明性、强制消费治理等多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传统在线旅游平台在商家资质信息展示方面达到规范性要求。体验调查中,传统在线旅游平台涉及商家均展示了资质信息,表现良好。

二是通过多方共治,一日游中的强制消费乱象得到有效治理。从2017年有75%的体验线路存在强制消费问题,到近五年来强制消费问题在每年所体验线路中未超过10%,其中有三年强制消费问题出现比例为零,北京一日游强制消费乱象得到了有效治理。

图1 北京一日游“没有强制消费项目”调查指标得分(百分制)

(二)本地特色游消费在门票预约、商品质量、夜间经济、餐饮卫生等方面表现较好

一是门票预约便利性相对较好,本次调查中,门票平均预约时间在10分钟内,游客体验评分达92分。

二是旅游商品质量保障良好,商品质量监管成效显著,“商品无假冒伪劣”指标得分95分。

三是夜间经济配套服务基础较为完善,夜间打车司机服务态度普遍较好,未发现黑车或乱收费现象;部分场所夜间消费环境氛围良好。

四是餐饮卫生安全普遍达标,餐厅卫生及食品安全总体得分90分,核心商圈餐饮卫生管理规范,食物新鲜度得到保障。

(三)旅游消费已经从“标准化服务”向“个性化需求”转型

本次消费者旅游行为调查显示,家人自助游比例高达77.57%,旅游消费更为追求个性化。

图2 消费者2025年上半年出游方式(多选)

在旅游项目选择上,自然风光、特色美食排在前两位;演艺表演、创意市集等新兴体验型项目选择比例也超过30%,展现了年轻群体对场景化文旅消费的偏好。

图3 消费者对于文旅消费项目选择倾向(多选)

(四)网红旅游景区正面口碑中,景点评价、文化特色、餐饮推荐三类信息比例靠前,有必要重点关注

“景点评价”表现为景点体验质量反馈、“文化特色”表现为景点历史价值和艺术表现探讨、“餐饮推荐”表现为美食类型和用餐场景内容,这三类信息对于旅游目的地口碑有重要影响,有必要重点关注。

图4 “北京网红旅游景区网络口碑”各类信息出现比例

二、存在问题

调查显示:

近三年来旅游业消费信心指数有所下滑,2023年至2025年分别为77.43、72.22和68.65;与此相对应,旅游消费预算增加比例近三年也有所下滑,2023年至2025年分别为63.37%、53.00%和45.83%,综合看,旅游消费从高速复苏转向理性增长。

图5 部分消费者对下一年旅游消费信心指数比较(百分制)

此外,网红打卡地/新兴业态体验未达预期,近年来的网红经济热度有所降温,消费者对网红打卡地体验、房车露营设施完善度的满意率均低于70%,分别为66.31%、68.99%;网络口碑大数据调查表明存在过度商业化、环境脏乱、排队过长、设施损坏、实物与宣传差距大等问题。此外,研学/旅拍等专项服务待提升,研学游学和旅拍服务满意率在70%左右,服务评价表现一般,网络口碑大数据调查表明研学游学主要存在机构资质混乱、缺乏服务标准、组织无序、安全隐患大等问题;旅拍服务主要存在水平不达标、隐形收费、管理混乱、服装卫生差、售后无响应等问题。因此,新兴旅游消费场景还需要企业深化内功,进一步提升供给侧服务能力。

图6 消费者2025年上半年旅游体验满意率

三、消费建议

为保障消费者自身权益与安全,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倡导消费者应主动提升信息甄别能力与风险防范意识,强化维权观念,践行文明旅游。

第一,选择正规平台与商家

预订旅游产品(尤其跟团游)时,应优先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传统在线旅游平台或知名旅行社官网。在社交媒体平台(如小红书、抖音等)选择旅游服务时,务必查验商家是否展示有效的企业资质,警惕无资质“黑导”和“黑店”。

第二,强化消费维权意识

一是要关注合同签约。历年调查结果显示,“一日游”等产品的旅行社合同签约率并非百分之百。消费者选择跟团游时,应优先选择正规旅行社并签订内容详实的旅游合同,认真阅读条款,明确自身权益。如果旅行社无法提供旅游合同,或者旅游合同内容模糊,应慎重选择。二是要留意商品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应提前问清楚价格,警惕未明码标价等消费欺诈行为,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三是要注意保留证据材料,若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且协商无果,应妥善保存合同、票据、聊天记录等材料,及时向旅游主管、监管部门反映,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第三,提升文明旅游意识

一是要遵守《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例如不乱扔废弃物、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二是要强化安全意识,不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对社会公众开放区域开展旅游活动,遵守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多方共创优良旅游消费环境。

来源:北京消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你的想法我的方案!北京信誉好的... 在旅游的世界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场“天马行空”的梦幻之旅,而找到一家靠谱的旅行社,就能将这份幻想变为...
全国首个先导区为何花落龙华?解... 八年前的深圳龙华上空,首批消费级无人机还在测绘地图时划出细碎航迹,那时谁也没料到——这些在半空中笨拙...
广饶西关小镇成功打造中式婚典“... 大众网记者 孙淑娟 东营报道 月满西关,共度国庆,这个假期,广饶西关小镇不仅以一场“兵圣奇谋游”的沉...
原创 宣... 标题:宣扬这几种名气小吃好吃的人,你们说话之前到底尝过吗? 在美食的世界里,每一种小吃都承载着独特...
广西已经变成了你不认识的样子!... 提起广西,你还只想到 “桂林山水甲天下”?曾几何时,作为沿海省份,广西的经济标签是 “边陲” 与 “...
花1.2万元提前锁定2026年... 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实习生 龚善美 国庆假期刚结束,已经有人把旅行计划安排到了2026年。 10月...
当观演成为旅行新选择 携程携手... 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的旅游消费现象显著升温。据携程数据显示,长假期间异地观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