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秋深何处去,且向枫林画中游。10月19日,“丹枫映秋 枫彩满楼”——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三届红枫文化节在张家楼街道画美达尼青岛市乡村振兴片区的红枫林园区启幕。开幕首日吸引1万余名市民游客齐聚,有效激活农品市集、餐饮消费、文旅体验等多元消费场景,为当地农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每年深秋,位于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的这片千亩红枫林层林尽染、绚烂多彩,6000余株美国红枫、秋红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吉野樱花、海棠、紫薇等苗木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一幅醉人的秋日画卷,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观赏,已成为青岛乃至山东地区秋季旅游的亮丽名片。
现场,备受瞩目的本土文化IP“张小枫”故事发布。这位身着枫叶汉服、温婉友善的“枫林精灵”,将红枫精神具象化,承载着当地热情好客的民风与生态理念,并与“张小花”“张小Young”等品牌形象共同构成张家楼独特的IP品牌矩阵。随后,枫叶主题舞蹈《丹枫映秋》将秋日的浪漫与热情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为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画美达尼乡村俱乐部现场发布了多条“红枫+”特色文旅线路。这些线路巧妙将当地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与文化品读相融合,是张家楼街道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重要举措。此外,喜洋洋与灰太狼公社、多彩农场等乡村俱乐部成员代表分享了依托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振兴故事,展现了张家楼街道乡村振兴中涌现的市场力量。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现场,一支由11位大学生村官组成的“画美直播团”收到了来自张家楼街道颁发的荣誉证书。这些青年人才扎根田间地头,用镜头和语言展示张家楼的美丽与风采。同时,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与张家楼街道完成了“德育导师”聘书颁授,并共同为“博士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及“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实践基地”揭牌,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新阶段,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与创新动能。
文化艺术的融入为乡村振兴增添了独特魅力。中国画虎名家、画美达尼艺术家联盟主席高伟将其创作的《张小虎畅游红枫林》赠予张家楼街道,作品收益将悉数投入当地乡村建设。此外,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与张家楼街道现场签署了合作协议,标志着张家楼在“文化+影视”融合发展中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双方将通过微短剧这一新兴形式,进一步提升“画美张家楼”品牌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为西海岸新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文化动能。
现场还与“花开西海岸·青春向未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学生歌手巡演相结合,来自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青岛电影学院、中国远洋海运人才发展院的大学生们热情献唱了《爱就一个字》《Interstellar》《Lose Yourself》等歌曲,跃动的旋律为本届红枫文化节注入了全新的青春气息,是西海岸新区拓展大学生歌手大赛功能,通过文旅代言,拉动消费,推动绿色发展,助力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据悉,本届红枫文化节预计持续20多天,策划了集赏枫、游乐、研学、惠民于一体的系列精彩活动:林下读书会带游客在枫影间品读诗意,写生笔绘邀请游客用画笔定格红枫之美,枫林音乐节以旋律奏响秋的乐章,儿童秋枫研学活动让孩子探索自然奥秘。节会期间,农夫市集和美食市集将同步开启,潮玩游乐区还设有旋转木马、七彩滑道等项目。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红枫文化节推出限定集章福利,游客可体验“看红枫、赶大集、住民宿、刨地瓜、喂萌宠、游花海”等多元玩法,沉浸式感受乡野秋趣。
近年来,张家楼街道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实体经济和为民服务三大工作主线,探索以农业为基底、以文化增特色、以旅游促融合的发展新路径,通过构建“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运营”的发展机制,首创“1+1+N”市场化联动运营机制,打造了“策划、招商、运营、分红”全流程闭环的“乡村运营共同体”。运营一年来,累计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带动消费近1亿元。今年以来,张家楼街道策划80余场系列文旅活动,发布全域文旅体验通券,开发系列精品旅游线路,串联特色园区60余个,打造了“画乡达尼”“红色石河”等一批特色产业村和精品旅游村,让“四季有景、全域联动”的全消费场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昌威 通讯员 陶雯雯 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