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性旅游,把人当景区
2025-10-19
国庆很多人出去玩,我之前也说过,想带小孩子出去玩,但小孩就想着可以吃或休息,根本就不想出去看,很多只是我想看,但就算是我想看,真的看的时候也没有什么。
所以不要说小孩了,就算是我,也只是要装着看的样子罢了,当然,看过之后,的确会有所感觉不一样,但那种不一样,和我想要的并不一样。
这让我想到之前说过,很多人不读书,但不代表人家不进步,毕竟一切都是为了看人性,看内核,读人更是读书。读书只是我的定义问题,更重要的是读这个过程,有结果就好。
就比如现在的上海,现在去看完全和十几年前不一样了,虽然并没有变化,可能只是旧了点,但一点都不是我记忆中的上海了。
可能是我长大了?因为现在感觉到处都破破烂烂的,没有我当年大都市的记忆了,旧并不等于就是破破烂烂,只是现在看上去是了。
我之前说过,那些代表上海繁华的地方都已经转移了,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些,比如现在的外滩就是旅游景区了,这样也是正常,更主要的是时间,现在高架两边都是老建筑了,要看看新城。
关键是南京路有了这边宅步行街的感觉,卖炸串的,卖粽子的,卖雪花膏的,当年我在南京路游玩时,那时路两边还是比较正规的饭店,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小巷子,我说我终于看到小巷子了,里面有个麻辣烫排队,当时12年,随便迟一点,176,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上了CCTV-10,很多老外也在里面吃。
外滩已经完全景区化了,当年没有那么多游客,现在全是游客。大家去上海的第一目的地可能就是外滩,但以前,外滩没有多少人。所以你说大家都说出去旅游,到底是旅游个什么东西?
现在的旅游就是小红书与抖音PUA了女人,男人与孩子其实都是被拉上的。
若是只是去国外的景区走一走,跟看了一场国外电影没区别。
应该是把人当景区。
最简单的道理,巴菲特、段永平,这不是全民都在旅游的景区吗?
关键是他们真的可以改变我们的认知,规划节假日旅游,应该瞄准学习,例如去参加个什么活动,现在大家玩的游戏还是拍照发社交媒体让人羡慕,有什么好羡慕的?
有目的性,比如就是想参加一个活动,再比如就是想去看看谁的故居或是见一个人聊聊天,或是和他一起旅游,这才是目的。
旅游搭子比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本身更重要。
因为那是交流,并非单纯的学习或获取。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氛围感,大家现在很喜欢说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