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A股市值已高达1565亿元的行业巨头,东鹏饮料再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击。2025年4月首次递交的招股书已经失效,近日又更新了材料。
根据招股书,东鹏饮料2022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85亿、112.6亿、158.3亿,2025年仅半年营收就达到了107亿,同比增长36.5%。净利润分别为14.4亿、20.4亿、33.3亿,年复合增长率达52.0%,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就达23.7亿。
它的财务数据表现抢眼,市场评价却呈现出明显的割裂。多年来,其核心产品能量饮料“东鹏特饮”贡献了公司总收入的九成以上。相比于产品结构单一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大众更关注能量饮料是否会带来健康隐患。
01、“提神”还是“伤身”?市场评价陷两极
近年东鹏饮料的业绩发展可谓飞速。
根据招股书,东鹏饮料在中国功能饮料行业前五大公司中,市场份额达26.3%,位列第一,即每卖出5瓶能量饮料,至少有一瓶是东鹏饮料产品,2022年到2024年其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达41.9%。
2024年,其能量饮料销量达308万吨,同比增长29.1%。以其主推的500ml(其客服称重量约为500g)一瓶东鹏特饮维生素功能饮料来计算,能装61.6亿瓶。若按中国约14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人能喝4.4瓶。
但自东鹏饮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以来,其IPO消息下的热门评论中,常出现对其产品的质疑声音。诸如“估计是下了什么高科技,一喝它的我精神特别好”“这玩意对人体伤害这么大,就没人敢提吗”等声音,在社交平台上并不少见。
综合来看,相关质疑主要聚焦在两方面:一是产品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二是“上头”的困扰。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喝了东鹏特饮几个月后,体检时查出尿酸超标,并引发痛风。报道提到这并非个例,不少网友在相关话题下现身说法,“每天喝一两瓶东鹏,查出尿酸高”。
另据中华网财经报道,一位曾从事货运的司机透露,年轻时因长时间驾驶常喝东鹏等能量饮料,及王老吉等含糖饮料,加之运动少,患上了糖尿病。
但目前,尚未见与这类健康问题有关的诉讼,更重要的是,也缺乏直接证据证明消费者患病与饮用该类饮料存在明确因果关系。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针对功能饮料产品中的成分提问时,东鹏饮料董秘回应表示,东鹏特饮是经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按建议饮用量,是安全、可靠的。
另外,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消费者提到对东鹏特饮的“依赖”。
在知乎上,有网友发帖求助,表示“天天喝东鹏特饮,喝了两三年左右了,平均一天两三瓶。就是当水喝了,这样对身体有没有害?戒不掉啊”。
小红书上也有用户表达担忧,“刚开始喝还好,喝了几天感觉离不开了,天天想喝”。
此外,在春雨医生、杏林普康等健康咨询平台上,也不乏患者提问,如“东鹏特饮喝多了会怎样,几乎天天两瓶,戒不掉了?”等。这些来自不同平台的声音,共同指向了东鹏特饮在部分消费者中形成的依赖现象。
02、能量饮料的“真面目”
能量饮料一直争议缠身。
这是一种特殊用途饮料,属于能为机体补充能量或加速能量释放的保健食品,企业进入这一领域,需要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保健食品认证“蓝帽子”,东鹏特饮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招股书,东鹏特饮披露了部分成分,表示添加了牛磺酸、赖氨酸、肌醇、咖啡因、维生素PP(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功效成分。而在其官方旗舰店里,主要原料里还提及了白砂糖、柠檬酸、柠檬酸钠、香精、苯甲酸钠、柠檬黄、胭脂红。
其中苯甲酸钠属于食品防腐剂,柠檬黄和胭脂红为着色剂,柠檬酸钠属于食品添加剂。
而起到抗疲劳的主要成分,则是牛磺酸、咖啡因,一瓶500ml的东鹏特饮,含牛磺酸250mg,咖啡因100mg。
作为能量饮料的主要兴奋成分咖啡因,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咖啡因的耐受程度是因人而异,年龄、体重、心血管健康程度,甚至饮用当天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都与之有关。有数据表明,对咖啡因较敏感的人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
特色期刊大科技《揭穿能量饮料的真面目》一文中提到,由于咖啡因非常苦,能量饮料制造商会在其中加入大量的糖来掩盖这种味道。这样一来,饮料中就含有过多的热量来源,却很少有营养物质。
与其他能量饮料相似,东鹏特饮也因此面临相似的困境——其成分引发了多项健康担忧,尤其以高糖问题最为突出。
据《消费者报道》,其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东鹏特饮、红牛、乐虎、魔爪、战马、力保健等12款功能饮料,检测结果显示,东鹏特饮每瓶(500ml)含糖量最高,达66.5g,超出了最高“警戒线”(50g)。以每颗方糖4.54g计算,喝一瓶500ml东鹏特饮相当于摄入14.6颗方糖。
高糖的危险是,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柳良仁团队完成、刊登在国际权威期刊《英国医学杂志》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糖摄入会增加18种内分泌疾病、10种心血管疾病、7种癌症以及10种其他疾病(神经疾病、牙病、肝病和过敏等)的发病风险。
当时东鹏特饮回复《消费者报道》称:“配方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已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评价和批准,同时,我司产品标签中明确:建议每日一瓶。”
03、东鹏特饮持续陷健康质疑
网友常调侃,“抛开剂量谈危害,都是耍流氓”。在合理范围内适量饮用,的确并无不妥。但值得注意的是,能量饮料无论是产品中的咖啡因,还是高糖含量,都刺激着再消费。与此同时,东鹏特饮的营销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更多量的消费。
国际著名期刊Cell Metabolism(《细胞代谢》)发布的文章指出,高脂、高糖饮食会改变大脑,即使少量,也会大大增强大脑对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反应。摄入高糖食物容易使大脑释放多巴胺,令人感到愉悦。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脑形成了对吃糖时愉悦记忆的依赖,会更偏好高糖食物。
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茶与健康研究中心发布的《被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食物渴求与成瘾》中提到,尽管有研究认为含咖啡因食物不会导致渴求或成瘾,但大量的人群问卷调查、戒断症状研究表明,长期饮用这类饮料将出现对它的渴求甚至成瘾,尤其在青少年中,咖啡因导致的渴求或成瘾更值得关注。
在专门对东鹏饮料的研究报告中,机构也将能量饮料轻上瘾性视为企业的竞争护城河。
在营销活动上,东鹏特饮推出“一元乐享”“扫码赢红包”等促销活动。
据《国际金融报》,常规的换购模式,如瓶盖内印有“一元乐享”,消费者可凭此瓶盖再向商家支付1元换购一瓶新产品。一位超市老板曾表示,今年夏天第一批的东鹏特饮中奖率高达50%;社交平台上甚至有消费者分享,只花了1瓶的钱,带走6瓶饮料。2024年推出的“扫码赢红包”活动,更是驱使消费者在24小时之内完成复购。
根据活动规则,东鹏特饮瓶盖内印有红包二维码,最高中奖金额达4元,但需要消费者在24小时之内购买第二瓶,才能将上一瓶中奖的红包提现到账。
值得注意的是,多份报告都提到能量饮料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尽管能量饮料介绍里有产品“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和孕妇”,但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缺乏自制力的孩子们来说,能量饮料的宣传吸引着他们的目光。
东鹏特饮自2022年起,正式成为KPL《王者荣耀》职业联赛官方指定功能饮料,依靠赛事赞助获得曝光,以拉升产品和品牌在年轻群体中的认知度。根据川观新闻与四川省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促进会联合发布的《暑期城镇未成年人网游行为调查报告》,这是未成年玩家最喜欢玩的游戏,投票比例达40.71%。
在亮眼的业绩增长与市场对其健康隐忧的质疑之间,东鹏饮料的港股上市之路里,行业巨头在商业成功与社会责任之间也需要寻求平衡。
参考资料:《喝能量饮料,不安全》保健时报
《能量饮料好比“水炸弹”》决策探索
《能量饮料还敢喝?〈自然〉:这个“提神成分”正在喂养癌细胞》上海科协
《又反转了!抗衰再遭质疑?Science和Nature:饮料中这种常见成分,不仅促血癌,还与衰老无关;但曾因抗癌、抗衰多次登顶刊》梅斯医学
《年销百亿的东鹏特饮,“打工人”的高尿酸催化剂?》国际金融报
《东鹏特饮借保健品“蓝帽子”,做“甜水”生意?》中华网财经
《12款功能饮料测评:一瓶≈15颗方糖,“糖分刺客”竟是它》消费者报道
下一篇:徒步登山的“松弛”,明码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