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薛蝌与邢岫烟的结局,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并未明确写完,但通过判词、曲文以及诸多细节伏笔,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出一个符合全书悲剧基调的结局。
总的来说,他们可能会是《红楼梦》悲剧大潮中,相对平静却依然无奈的一叶扁舟。虽能相守,却难逃时代的挤压与家族的拖累,最终在清贫与坚韧中度过余生。
1、人品与能力
薛蝌是书中少有的正经、稳重的年轻男子。他护送妹妹薛宝琴进京待选,处理事务妥当,与堂兄薛蟠的纨绔形成鲜明对比。这表明他有责任心和一定的办事能力。
2、家庭重担
薛家已然败落,薛蟠惹上人命官司,家族生意凋零。作为薛家唯一可靠的男丁,薛蝌必然要承担起振兴家业的重担。他会努力经营,试图重振薛家。
3、结局推测
然而,在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大背景下,薛家的衰败是不可逆转的。薛蝌的个人努力难以抗衡整个时代的洪流。他很可能在挣扎一番后,家业未能真正复兴,最终成为一个普通的、为生活奔波的市民,勉强维持家庭生计,但始终无法回到昔日的富贵。
1、性格与境遇
岫烟出身寒素,父母是“酒糟透之人”,她寄居在贾府婶婶邢夫人檐下,处境尴尬,甚至要典当衣服度日。但她端庄稳重,安贫乐道,有着超脱的清气(她与妙玉亦师亦友,可见其品味不凡)。
2、婚姻的伏笔
她与薛蝌的婚事是薛姨妈做主定下的,可说是书中为数不多的、基于“人品相当”而非巨大利益计算的婚姻。这桩婚事为她提供了一个逃离原生家庭、与一个可靠之人组建家庭的机会。
3、结局推测
嫁给薛蝌后,她将过上清贫但精神富足的生活。她不是追求富贵的性格,能与薛蝌相敬如宾、互相扶持,已是乱世中的幸事。她的判词虽已遗失,但从其为人处世来看,她的结局很可能是 “荆钗布裙”,在平淡和清苦中保持自己的风骨。
将他们两人的线索合并,可以勾勒出这样的画面:
1、经济上拮据: 薛家无力提供丰厚的家底,邢家更是无靠。他们的生活水平会远低于薛宝钗、贾宝玉等人,需要精打细算,亲自操劳。
2、精神上相守: 他们是志趣相投的伴侣。薛蝌敬重岫烟的品性,岫烟也欣赏薛蝌的踏实。在贾府众钗风流云散、非死即散的悲惨结局中,他们能相守到老,本身已是一种难得的善终。
3、无法摆脱的拖累: 他们很可能仍需接济不争气的薛蟠一家,以及岫烟的原生家庭。这些负担会让他们本不宽裕的生活更加艰难。
关键证据:来自判词与脂批
虽然我们看不到曹雪芹的后二十八回,但脂砚斋的批语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线索。在第五十七回,薛姨妈为薛蝌求娶岫烟时,有脂批云:
“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个金麒麟,是间色法也。何颦儿为其所惑?故颦儿为‘情情’。”
“绛芸轩梦兆是金针暗度法。夹写月钱是为岫烟一出,……”
“妙极!宝钗自有主见,而薛蝌亦得妥帖。一人是一人笔墨,一丝不乱。”
“……故写是回,使二人相并而存, 【庚辰夹批:妙在一抹不露,非宝钗之可比。】 ……”
其中 “一抹” 二字,被很多学者认为是针对邢岫烟的判词或总结。“胭脂一抹” 可能暗示了她虽出身寒微,却有着天然去雕饰的清丽与风韵,也预示了她最终洗尽铅华、回归质朴的命运。
因此,薛蝌和邢岫烟的结局,是《红楼梦》“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悲剧终曲中,一个相对温和但依然苍凉的音符。
他们不会像林黛玉那样泪尽而亡,也不会像王熙凤那样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他们是在大厦倾覆后,在废墟上努力活下去的普通人。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便躲过了最激烈的毁灭,在那个时代,有尊严地、不违背本心地生存下去,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坚韧与智慧。他们是曹雪芹在描绘了无数极端悲剧之后,留下的一丝关于平凡、坚韧与相濡以沫的人性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