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顶尖专家自杀,父母为何最该警惕这种特殊的抑郁症?
创始人
2025-10-30 17:00:29
0

本文字数约:4040 字

阅读时间约:7 分钟

本文章节:

01、这3类人容易被“微笑型抑郁症”盯上

02、为何有些患者发生悲剧后,会引发社会舆论?

03、识别微笑背后的伪装,减少悲剧的发生

看起来积极向上、开朗爱笑的人,也会得抑郁症??

答案是:会的。

而且,顾名思义,这种类型叫做“微笑型抑郁症”,又叫“阳光抑郁症”——患者“表面在微笑,内心在绝望”。

“微笑型抑郁症”不是精神医学上的规范诊断,而是对有特定特征的抑郁症的俗称。

必须声明的是,“微笑型抑郁症”这个概念可不是我们自创的,而是早就存在了。

据说,在20世纪90年代,有一位英国精神科医生就已经使用“Smiling Depression”这个词,专指那些故意隐藏真实情绪、表面看起来很快乐的抑郁症患者。

而且,上面也说了,这部分患者心里痛苦得要死,但表面却积极开朗,“微笑型抑郁症”的隐蔽性强,患者很容易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发生悲剧!

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精神病学副教授、医学博士——诺兰·威廉姆斯自杀离世,年仅42岁。

他的妻子说,威廉姆斯跟家人关系融洽,热爱事业与生活,在亲友眼中,他是个积极、阳光的人。

可是,他却突然自杀了!

这说明,威廉姆斯极有可能患有“微笑型抑郁症”,他一直隐藏自己的痛苦,甚至骗过了最亲近的妻子!

这种“杀人”于无形、令患者和亲友都极其痛苦的精神心理障碍,我们已经介绍过很多次了,但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01、这3类人容易被“微笑型抑郁症”盯上

“微笑型抑郁症”的杀伤力那么大,哪些人容易罹患?

第一种,明星。

明星看起来光鲜,但其实竞争压力非常、非常大,要面对非常多的困难、打击、考验。

娱乐公司和粉丝会对他们提要求、施压,他们也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完美,持续地“红”下去,这极易形成追求完美的强迫型人格。

面对这么多的压力,很多明星的心里其实非常焦虑、痛苦;

但身为明星,他们又必须时刻保持积极、得体,甚至要充满正能量,天天挂个大笑容,不然谁会喜欢你?

内外冲突一结合,他们就很容易出现“微笑型抑郁症”——在人前,强颜欢笑;在人后,默默承受内心的煎熬,默默流泪。

“哥哥”张国荣、“一代天后”李玟、“甜妹”赵露思、乔任梁等明星,就是“微笑型抑郁症”的患者。

虽然赵露思目前没有发生悲剧,但是病情一度严重到出现了躯体化症状。

赵露思,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在,她后来勇敢地站出来反击伤害过自己的人,这对缓解病情有很大帮助。

第二种容易被“微笑型抑郁症”盯上的人——成功人士,包含企业家、专家、教授等等。

他们在事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自然很容易高兴;再加上,他们的身边肯定有一圈人天天捧着他们、拍彩虹屁。

要是内心没有足够的“道行”和智慧,这部分人很容易心态走偏,对外界的认可和夸奖形成叠加性心理渴求,要求自己保持完美。

一开始,他们与周围的人都在享受追求完美带来的好处,但久而久之,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一方面,这相当于不断自我施压;

另一方面,当他们感到痛苦、压抑时,根据“保持完美”的执念,他们不愿意对外表露出来。

一个总是活在鲜花与掌声下的人,很难接受自己的人设崩塌,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他们会不断伪装——“微笑型抑郁症”就出现了。

可越是伪装,越是无处释放,他们的心里就越是痛苦,最后发生悲剧的危险系数就越高!

上文提到的美国顶级精神学教授诺兰·威廉姆斯,还有最近跳楼身亡的国内“纺织大佬”毕光钧就是典型的例子。

威廉姆斯,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种容易得“微笑型抑郁症”的人,也是让天下父母最心痛的人——学习成绩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

他们是其他父母眼中的完美宝贝,是老师心目中的完美学生,是同学羡慕、甚至嫉妒的对象。

而且,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一点。

一方面,他们会有优越感;另一方面,他们也很享受外界对自己的夸奖。

正因如此,他们习惯性地表现得积极、优秀、阳光。哪怕内心已经千疮百孔了,他们也会硬扛。

而且,如今社交媒体发达,他们很担心如果自己的言行举止有瑕疵,可能会被人拍下来,传到网上,在班群、校群上疯传。

那时候,人设说崩就崩,说“社死”就“社死”,他们想想就觉得恐惧。

所以,他们的自尊心极强,从某个角度来讲,其内心是非常敏感的。

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优秀形象”破灭,所以即使心里很痛苦,也不愿让别人知道。

如果他们的痛苦一直缓解不了,父母也没有足够重视,这部分孩子不堪重负时,很可能会突然自杀。如果他们内心已经对父母非常失望,或者与父母感情破裂了,那他们自杀时甚至不会给父母留下任何遗言!

这时候,父母是非常震惊的、痛苦的,“孩子明明好好的,怎么会说没就没!”,他们一时之间难以接受,这完全可以理解。

有些父母逐渐接受了事实之后,会开始自我反省,寻找自身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

但有些父母一直、甚至一味将所有责任推给外界,认为孩子出事了,都是社会、学校的错。这部分父母,其实有人格障碍。

02、为何有些患者发生悲剧后,会引发社会舆论?

“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决定自杀之后,往往会更加刻意地伪装自己,让身边人放松警惕。

所以,这部分患者的自杀“成功率”极高!

有些患者发生悲剧后,社会关注极大,手机上满屏满屏的都是网友们的讨论。

但有的则没有引起多大波澜。

这其实跟3个关键因素有关:

- 患者生前有没有被明确诊断为抑郁症;

- 患者身边的亲人、密友知不知道他们的真实病情;

- 患者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如果患者本来就被诊断为抑郁症,在社会上也没啥知名度,那他们的离去只会在亲友和小范围群体内引发关注,很多大众根本就不知道,也不关心。

比如,今年6月,海南某中学的女生李某栏在晚自习后自杀身亡,她生前就被多家医院诊断为抑郁症;

李某栏,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4年1月,广州青年诗人、音乐人牛涛因抑郁症发作,自杀离世。

上面这两起悲剧虽然有新闻报道,但关注量不大。

事实上,有更多的“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发生悲剧时,根本就没引起舆论关注。很多学校的学生自杀事件,根本不会出现在新闻里。

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消失了,只给他们的亲人、朋友留下了无尽的痛苦!

不过,如果有的患者生前从来没有被诊断为抑郁症,连他的家人、朋友都不知道的话,当他们突然自杀时,有可能会掀起轩然大波,甚至引发社会舆情!

比如,2021年,成都49中高中生小林突然在校内坠楼身亡,学校说是自杀,但其父母完全无法接受。

因为小林没有被诊断过抑郁症,当天并无异常,还曾笑着跟母亲讨论暑假去哪玩。

小林父母觉得儿子肯定是被人害死的,便不断在网上发声,很多网友一看,觉得事有蹊跷,也加入声讨学校的行列。

于是,这件事越滚越大,冲上热搜。

直到学校发布了小林跳楼前曾疯狂自残的监控视频,小林父母和网友们才逐渐接受了事实,风波平静下来。

小林跳楼前疯狂自残的监控画面

还有一种情况,就算患者生前已经被确诊抑郁症了,他们的身边人也知道,但因为他们名气太大了,当悲剧发生时,无法避免会引来舆论“地震”。

直到现在,很多人都还记得张国荣、李玟自杀去世的消息传出时,内心是多么震惊,甚至怀疑这是不是假新闻!是不是自己看错了!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冲上热搜的悲剧,也使更多人开始认识到“微笑型抑郁症”,也使更多父母重视孩子的精神心理健康。

03、识别微笑背后的伪装,减少悲剧的发生

“微笑型抑郁症”那么隐蔽,杀伤力那么强,那到底怎么识别?

是不是带着患者去看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就能识别出来?

答案令人遗憾:很可能不能。

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学会识别“微笑型抑郁症”,别把希望都放在精神科大夫、心理咨询师身上!

国内外主流精神科大夫使用的权威诊断体系(DSM-5、ICD-11)中,绝大部分精神心理障碍都是“症状学诊断”。

DSM5、ICD11书籍图片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症状来贴标签。有足够的症状,就下诊断;要是没有,那你就没病。

可偏偏“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几乎把所有的症状都掩盖起来了,就是不说,就是不表露出来,学习和工作看上去也没问题,甚至还挺优秀的。

这种情况下,精神科大夫真拿他们没辙,轻轻松松就被他们蒙骗过去了,甚至可能会想:是不是这些孩子的家人想太多了。

至于主流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更加难以识别“微笑型抑郁症”了,患者最多就跟他们聊一会儿,他们很难看出端倪。

而且,国内外主流心理流派有很大的局限性。

“微笑型抑郁症”真正有效的识别方法,是在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里的,是在患者不经意流露的神情、动作、语言里的!

所以,每一个人、尤其是有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学会如何识别“微笑型抑郁症”!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为这肯定不会发生自己的家人身上!

而且,“微笑型抑郁症”相当于“传统抑郁症”+“强迫型人格改变”,也就是追求完美的抑郁症患者。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追求完美的强迫型人格,那说明孩子就是“微笑型抑郁症”的高危人群。

父母要学会积极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努力、顺其自然”的良好心态。

另一方面,无论是典型的抑郁症,还是“微笑型抑郁症”,最重要的心理根源都是叠加性心理创伤,以及患者不断自我否定导致的。

父母要用“自我家庭治疗”,逐步修复孩子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起码要部分修复,引导孩子学会理性的综合性归因模式,别遇到事情总认为全是自己的错!

在AI时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微笑型抑郁症”的患病率会越来越高,不能再忽视了!

我们反复地借助社会热点科普“微笑型抑郁症”,就是希望越多越多人能及时警醒,避免人间悲剧不断地发生!

虽然有些网友还是不相信,甚至说我们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但这不重要。

只要多一个人知道“微笑型抑郁症”,可能就会少一个悲剧的发生。

那些继续忽略“微笑型抑郁症”的人,只希望他们足够幸运,不会为自己的无知“买单”。只可惜,这极难实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车装下整个营地:星海V9演绎... 如果问,近年来较为火爆的周末娱乐方式有哪些,相信不少小伙伴的答案会是:露营!考虑到自驾露营需要带上不...
扬州岂止三月羡 一脉清流阅千年 编者按: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是黄金水道,也是文化长河。2021年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
原创 为... 看到体检报告上脂肪肝3个字,张先生的第一反应是:“没有搞错吧?我这么瘦的一个人,怎么会有脂肪肝,不是...
【预告】11月1日我院脑病中心... 一到秋天就容易情绪低落、提不起劲,甚至莫名想哭,这是大家常说的 “悲秋”,从中医角度看,“悲秋” 是...
浦东这个文化地标为何“魔力”四... 陆家嘴的白领,下班一出办公楼,就可以在浦东美术馆门前等文化地标近距离观赏国际顶流魔术大师的近景秀;魔...
养生佐餐:谦夫子与不同菜系的搭... 养生佐餐:谦夫子与不同菜系的搭配美学 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医食同源"的理念源远流长。张仲景集团出...
胡欣彤:福极瑶古法身材雕塑抗衰... 形体抗衰是众多明星、社会名媛保养靓丽容颜和完美体态、产后形体恢复的公开秘密。形体抗衰管理技术吸纳融合...
原创 “... 要问为什么一些同学会主动选择学文科,哪怕他们明白文科生非常不好找工作。真正的文科巅峰,估计还要追溯到...
东非草原大堵车,真是中国游客扎... 作者 | 郭鸿云 编辑 | Sette 十一假期已经结束许久,仍有一大批年轻人沉浸在美好旅行记忆里回...
坐着火车游红河!滇南秋冬之约,... “一路向南,邂逅滇南秘境!”10月31日下午两点,“花开四季 ‘香’约云南”系列活动之“坐着火车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