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的一个动捕基地,《黑神话:悟空》主角的主要动捕演员殷凯在演出中利用肢体动作展现游戏角色特点。(新华社发)
【深圳商报讯】(记者 范宏韬)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近日联合印发《深圳市加快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谋划深圳游戏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具体举措,持续支持深圳游戏产业做大做强,明确到2027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游戏产业创新高地,打造中国游戏出海第一城。
产业发展走出“加速度”
近年来,游戏产业已成为深圳数字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文化出海的重要载体,孕育了腾讯、创梦天地、冰川网络等头部企业,上市公司13家,也涌现出一大批中小型创新团队,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据统计,2024年深圳游戏产业营收规模达1807.02亿元,其中国内营收规模达到1572.22亿元,增速7.71%,约占广东60.37%,占全国48.26%;出海营收规模234.8亿元,同比增长4.4%,约占广东55.43%,占全国17.31%。
今年8月,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印发了《深圳市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原创精品、技术应用、产业生态、出海通道、人才矩阵等方面推出16条“真金白银”的具体举措,对原创首发的游戏精品,最高资助额度从原来的500万元提升到1000万元,支持力度再加码。
据悉,《行动计划》明确,到2027年,精品游戏加快推出,游戏品类更加丰富,游戏创新活力更加突显,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建成国内一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游戏产业创新高地,打造中国游戏出海第一城。
鼓励自研国产游戏引擎
《行动计划》提出加强游戏精品开发、鼓励游戏出口、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等主要任务。鼓励开发优质原创游戏产品,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的客户端游戏精品,拓展游戏在医疗、科普、益智、养老、教育、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发挥游戏的赋能价值,并打造游戏产品出口基地,鼓励深圳游戏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创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支持深圳游戏产品纳入国际电竞赛事体系,提升深圳游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推动技术创新应用。发挥深圳科技优势,加快游戏领域人工智能模型研发,提升游戏生产效率、优化游戏玩家体验。支持“游戏软件+AI”和“游戏硬件+AI”的示范应用,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游戏AI平台开发,自研或联合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开展国产游戏引擎、设计软件和数字内容模型研发及产业化,在游戏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操作系统、处理器等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打造完全自主研发的国产游戏引擎。
打造5个游戏产业园区
目前,深圳南山、宝安等区游戏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为推动游戏产业在更深程度和更广范围集成与融合,加快游戏产业的培育速度,《行动计划》提出以南山区为核心,宝安、龙岗、龙华等区为重点,在企鹅岛、科苑北、留仙洞等地打造游戏产业空间,推动资源要素聚集,构建“一核心、多支点”的游戏产业发展格局思路,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同时,《行动计划》明确加强游戏市场主体培育。支持本土游戏领军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中小微企业,支持行业创新创业,鼓励拓展海外市场,新增1-2家年营收50亿元的企业,打造5个游戏及相关产业集聚程度较为明显的产业园区。实施“游戏+”发展计划,围绕数字互动娱乐、数字文旅、特色文化街区、数字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领域,重点打造1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杆应用场景,在行业发挥良好示范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