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回响|丹青刻岁月 石窟映千年
创始人
2025-11-16 12:01:26
0

璀璨敦煌,奇绝麦积

甘肃

有着“中国石窟艺术之乡”的美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在甘肃考察期间,数次作出重要指示:

散布在陇原大地上的一处处石窟

是镌刻在崖壁上的文明瑰宝

承载着悠久的文化记忆

印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025年10月30日,在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游客使用AR设备在复制洞窟参观体验。

这是敦煌莫高窟第323窟的张骞出使西域图(资料照片)。

位于甘肃瓜州县的榆林窟(2025年10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

2025年7月16日,游客在麦积山石窟参观。

牢记嘱托

甘肃在石窟艺术保护传承上

持续发力

不断壮大人才队伍

广泛应用技术手段

还原历史肌理

传承千年文脉

推动文保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5月21日至23日,西北四省(区)文物保护工匠技能竞赛暨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兰州举行,这是来自敦煌研究院的选手杨韬在壁画文物修复比赛中(2025年5月22日摄)。本次竞赛以“守护丝路遗产·锻造大国工匠”为主题,共设木作、泥瓦作、金属、陶瓷、纸张书画、壁画文物修复和考古勘探等项目,吸引了来自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四省区的100余名文物修复领域的能工巧匠参赛,旨在通过竞赛进一步发掘文物修复和考古技能人才,助力中华文化瑰宝永续传承。

2024年11月2日,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研究室的高级文物修复师牟常有(右)和徒弟何举在麦积山石窟133窟内修复塑像。自1985年至今,牟常有在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工作已有四十年。经过多年磨砺,牟常有的文物修复技艺日臻成熟,面对年轻人的请教,他更是倾囊相授。“塑像壁画皆是凝固的历史,守护它们,需要耐心和毅力,相信年轻人能够接好接力棒,让这份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永续。”牟常有说。

2024年11月2日,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研究室的文物修复师何举在麦积山石窟133窟内修复塑像。近年来,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等文物保护部门持续加大对麦积山石窟的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工作力度,积极探索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传统文物修复技艺相结合的保护修复新路径。截至目前,麦积山石窟已有80个洞窟完成整体保护修复工作。

2023年8月3日,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展示莫高窟彩塑三维重建的成果。近年来,敦煌研究院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加强文物科技保护力度,提升科研平台建设,为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023年8月3日,在敦煌研究院多场耦合实验室中,工作人员对庆阳北石窟寺砂岩样品进行三维扫描分析。2020年底,敦煌研究院建成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多场耦合实验室,实验室可模拟-30℃到60℃、10%至90%相对湿度以及风、雨、雪、太阳照射等各类气候条件,基础研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3年4月25日,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图像采集人员熊业腾在洞窟内调试设备,准备采集壁画图像。30多年前,敦煌研究院便尝试以数字技术让古老石窟“芳华永驻”。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首次向全球免费共享30个敦煌石窟的高清图像和全景漫游,用户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高清的敦煌文化数字资源,目前访问用户遍布全球78个国家,累计访问量超过2000万次。

2022年4月19日,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的壁画修复师杨金礼在莫高窟第231窟内修复壁画。

以科技为翼、创意为媒

让壁画、塑像“走”出洞窟

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甘肃奋力书写文旅融合新答卷

让千年瑰宝持续焕发光彩

2025年9月22日,在敦煌举办的“相约敦煌”国际文化交流演出活动上,甘肃省演艺集团的演员展演《乐动敦煌》选段。《乐动敦煌》借助对莫高窟壁画、藏经洞古籍的解读梳理,活化敦煌古乐器、古乐谱研发成果,通过全息投影等手段,结合专业演员的表演,将莫高窟壁画中的乐舞盛景生动再现,让观众沉浸式感悟传承千年的敦煌乐舞文化魅力。

2025年9月22日,游客在敦煌文博会上身穿民族服饰自拍。9月20日至22日,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市举行。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成果展、甘肃文旅非遗文创展、敦煌·丝路雕塑展等多项展览同步亮相,集中展现了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的最新成果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艺术、非遗文创、风土人情等精彩内容。

2025年9月20日,演员在敦煌大剧院表演新版《丝路花雨》。1979年,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在中国西北诞生。编创者们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中寻找灵感,将壁画上凝固了千年的舞姿,转化为动态舞蹈语言。40多年来,《丝路花雨》累计演出超4000场,足迹遍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国舞剧的里程碑”和“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此次新版历经两年半创排,通过复原与创新对经典艺术进行当代诠释,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2025年6月26日,游客在敦煌夜市选购文创产品。今年以来,敦煌市全面改造敦煌夜市等特色街区,围绕敦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入壁画、丝路文化等元素,通过布设文化景观小品、打造沉浸式餐饮体验空间、上线特色文创产品等方式,给游客带来多元体验,“夜经济”持续升温,不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2025年5月10日,游客在敦煌文旅新打卡地敦煌印局体验文创印章。

2024年9月4日,游客在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看球幕电影《梦幻佛宫》。

2024年7月22日,一名游客在敦煌莫高窟“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上借助VR设备沉浸式游览莫高窟第285窟虚拟场景。“寻境敦煌”综合运用了VR虚拟现实、三维建模、游戏引擎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动态光照等新技术,高精度立体还原了莫高窟第285窟。游客戴上VR眼镜,不仅可以零距离观赏壁画、360度自由探索洞窟细节,还能“飞升”到窟顶,身临其境参与壁画故事情节,沉浸式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

记者: 陈斌 郎兵兵

编辑:毕晓洋 李贺 虞东升 许睿 张浩波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眼睛“生病”了怎么治疗? “糖尿病黄斑水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也是我国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由于微...
医生警告:这样吃降压药真的很危... 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它不痛不痒,却可以悄无声息地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心脏病、中风、...
2024恩施银发旅游市场深度测... 【新闻导语】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加速,银发旅游正成为恩施旅游市场增长最快的新引擎。恩施州文旅局数据...
(寻味中华|戏曲)粤港澳艺术家... 中新社广州11月16日电 题:粤港澳艺术家联袂献唱 粤剧精彩贯穿十五运 中新社记者 张璐 在前不久的...
新疆喀纳斯旅游必看攻略:揭秘神... 一、引言 新疆喀纳斯,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这里山川壮丽、湖...
抗癌十一年,她独自奔波两地复查... 2021年复诊时,一边展示着显示病情稳定的检查报告,一边聊起自己退休后的田园生活。而就在几年前,她还...
衡阳市中医医院获《黄帝内经》知...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5日讯(通讯员 袁汝瑶 曾海燕)11月13日,第三届全国《黄帝内经》...
我摸清了秋冬季“减重”门道 这几天整理厚衣服,把去年穿得紧绷绷的羽绒服套上,居然晃荡起来了——低头看了眼体重秤,160斤,稳了小...
医生发现:老年人突然不吸烟,不... 随着年岁渐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步步入衰退阶段,特别是长期吸烟的老人,香烟对他们身体的戕害更为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