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1万亿补贴民生却遭痛批!日本通胀的死结,为何发钱也解不开
创始人
2025-11-24 22:00:33
0

小李注意到日本拿出21万亿日元大手笔补贴民生,又是发购物券又是补能源费,只为破解持续43个月的通胀困局。

可这场看似诚意满满的纾困,却引来舆论痛批与市场警惕,债市收益率创17年新高,日元跌至年内低点,通胀的“死结”丝毫未松。

明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为何没能安抚民心、压制物价?日本通胀的根源到底藏在何处,连直接发钱都解不开?这背后恐怕不只是短期政策的失衡,更藏着经济结构性的深层难题。

民生焦虑与政治考量

任何大规模经济政策的出台,都离不开现实困境的倒逼与政策目标的博弈,日本此次21.3万亿日元方案的核心诉求,直指民众最关切的生活成本问题。

连续43个月超过2%的通胀目标,早已让普通家庭不堪重负,尤其是能源与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让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雪上加霜。

再加上2.7万亿日元的减税措施,整套组合拳看似精准命中民生痛点。

据日本内阁府测算,相关措施预计于明年二季度发挥作用,有望使通胀率降低0.7个百分点。其短期缓解通胀之效显著,如一针“止痛剂”,清晰展露于经济态势之中。

但深入剖析便会发现,这更像是一场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政策表达。

高市政府上台仅一个月便推出如此大手笔方案,本质上是想通过直接的福利输送,快速赢得选民信任。

毕竟在少子老龄化加剧、社会焦虑蔓延的当下,“看得见的补贴”远比“遥远的结构性改革”更能打动人心。

但这种短期主义的政策逻辑,恰恰回避了日本经济的核心矛盾。

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到如今的万亿刺激,日本政府始终依赖财政与货币宽松的“猛药”,却从未真正触及通胀背后的深层病灶。

市场警报响起

在小李看来,任何政策的初衷无论多么向好,最终都必须经受市场的严苛试炼,而日本此次万亿经济方案的核心症结,恰恰出在其过度绑定举债的融资逻辑上。

市场各方普遍预判,新一轮国债发行规模将轻松越过去年6.69万亿日元的关口,可对于已然背负着GDP230%这一全球罕见债务体量的日本而言,这样的操作无疑是让本就岌岌可危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每一笔新增债务都在加剧财政运行的压力。

与此同时,日元汇率已触及年内低位,资本加速外流的隐忧正持续发酵。

德意志银行专家将当前局面与2022年英国“特拉斯风暴”相类比,绝非危言耸听的夸张表述。

当年特拉斯政府推出缺乏资金支撑的减税计划,直接引爆英镑暴跌与债市崩盘的连锁反应,而如今日本的处境还要更为棘手。

本就脆弱不堪的财政底子、长期处于低迷区间的经济活力,再叠加日本央行始终不敢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被动局面,一旦市场对日本国债的信心防线彻底崩塌,其引发的连锁冲击将难以估量。

更需警惕的是,这种“举债刺激”正在催生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

少子老龄化的持续深化,让日本劳动力缺口不断扩大,据推算到2040年这一缺口可能突破1100万大关,这直接导致经济增长潜力持续萎缩,财政收入的可持续性自然无从谈起。

但另一边,社会保障支出却在逐年攀升,2025财年已达到37.7万亿日元,政府只能依靠不断发债来填补收支鸿沟。

如今再追加万亿级别的刺激支出,无异于在早已不堪重负的债务天平上,又狠狠压下一块重石。

这种饮鸩止渴式的举措,不仅会进一步推高国债风险溢价,更可能将日本推向“通胀居高不下+债务彻底失控+货币持续贬。

治标难治本

经济学家的普遍质疑,戳穿了万亿刺激的本质:短期纾困可行,解决根本问题却无能为力。

日本通胀的根源,从来不是简单的“需求过热”,而是供给端的全面乏力。

少子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企业创新活力衰退;产业升级滞后,汽车等支柱产业在新能源转型中错失先机,半导体等优势领域又面临中国企业的激烈竞争;能源结构对外依赖度高,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直接传导至国内物价。

这些深层次问题,显然不是靠发补贴、减税就能解决的。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通胀应对实践早已证明,没有结构性改革支撑的财政刺激,终究是昙花一现。

美国靠加息抑制需求、欧洲靠绿色转型培育新增长极、中国靠扩大内需激活市场活力,而日本却始终在“短期刺激”的怪圈中打转。

野村证券专家提到的“后续17个行业增长战略”,若仍缺乏提高生产率、增强劳动力灵活性的实质性举措,恐怕也只是另一场纸上谈兵。

结语

说到底,日本经济的破局,不在于发多少补贴、印多少钞票,而在于能否直面少子老龄化、产业僵化、财政失衡等沉疴。

万亿刺激方案或许能让日本经济获得短暂喘息,但如果不能借此契机推动深层次改革,这场“豪赌”终将以更大的风险收场。

毕竟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回避问题的政策,永远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张本智和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故乡成都时,几乎哽咽了。他深情地说:我爸妈是成都人。这句话透露了他对故乡深深...
多名医生苦劝:68岁后,血脂若...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老年阶段,很多健康问题会悄然浮现,其中之一就是血脂问题。到了68岁以后,许...
莫高窟门票预订全攻略:提前多久... 每年都有不少朋友满怀期待来到敦煌,却因没提前规划好莫高窟门票而留下遗憾。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实行...
汉阳,发现武汉“威尼斯” 在百湖武汉,汉口湖小而少,武昌东湖浩渺,汉阳则是大珠小珠落满城。 把地图范围稍稍扩展到大汉阳区域(汉...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创新实...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宁11月24日电(黄令妍)11月24日,由商务部主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下...
广西以“三个故事”诠释文旅资源... 中新网百色11月24日电(黄令妍)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24日在2025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
逾1200位海内外客商参加第七... 中新社梅州11月24日电 (记者 王坚)第七届世界客商大会24日在“世界客都”广东梅州开幕,来自海内...
乌克兰公布其和平立场三条“红线... △斯特凡丘克 当地时间24日,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主席鲁斯兰·斯特凡丘克发表声明,明确表示乌克兰不...
原创 肺... 很多人嗓子一哑、咳嗽一响,就觉得是不是肺出问题了。也有不少人,看到某条短视频里讲“吃辣椒会伤肺”,就...
原创 医... 一说到肺部,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抽烟的人才会得肺病”,但其实这完全是误区。肺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呼吸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