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减肥创新药赛道硝烟再起。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公布最新研究显示:替尔泊肽治疗组实现平均减重20.2%,司美格鲁肽治疗组为13.7%;在所有减重和腰围缩减的关键次要终点中,替尔泊肽均优于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之争,堪称减肥药领域的“神仙打架”。
5月11日,礼来公布SURMOUNT-5研究的详细结果。该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3b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在肥胖或伴有至少一种合并症(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疾病)的超重成人(且不合并糖尿病),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 (tirzepatide)与GLP-1单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在第72周时,替尔泊肽达到主要终点和所有五个关键次要终点,且在整个试验中显示出相较司美格鲁肽的优越性。该研究的详细结果已在第32届欧洲肥胖大会上公布,并同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在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中,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相比实现了1.47倍的相对体重减轻。基于治疗方案估计目标的研究数据显示,在第72周时,替尔泊肽实现平均减重比例达20.2%,而司美格鲁肽为13.7%。替尔泊肽组平均减重22.8kg,司美格鲁肽组平均减重15.0kg。
该研究的关键次要终点中,替尔泊肽在所有减重目标中均优于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组实现体重减轻≥15%的参与者比例达64.6%,司美格鲁肽组为40.1%。此外,替尔泊肽组平均腰围减少达18.4cm,司美格鲁肽组为13.0cm。
目前,中国已有超5亿成人受到超重和肥胖影响,而肥胖与224余种慢性疾病相关。预计到2030年,肥胖相关医疗支出将占国家医疗费用总额的22%左右。
在中国,替尔泊肽是首个且目前唯一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的GIP/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与成人肥胖和超重患者长期体重管理,即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接受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成人T2DM患者;在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基础上,初始体重指数(BMI)符合以下要求的成人的长期体重管理:≥28(肥胖),或≥24(超重)并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例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疾病等)。
原标题:《减肥药“神仙打架”!国际顶级期刊最新研究结果:TA的减重表现更好》
栏目主编:樊丽萍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文汇报 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