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儿童肥胖症呈现低龄化趋势,增长速度也让人揪心,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已经高达10.4%。别天真地以为孩子长大后就能自己瘦下来。体重超标的3~6岁儿童,青春期及成年期肥胖的概率将大幅增加。健康体重管理,预防超重、肥胖,必须从娃娃抓起。
导致肥胖的四大因素
儿童大多为单纯性肥胖,主要与饮食、运动、睡眠、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中饮食是关键因素。
饮食膳食结构不合理,偏好高能量食物,如薯条、糖果、饮料;饮食方式不科学,如过度喂养、过早添加辅食、频繁喂养,存在吃汤泡饭、咀嚼时间过短、快速进食的习惯等。
运动户外运动时间短,以长时间的静态活动为主,如玩积木、观看电子屏幕等,缺乏足够的身体活动。
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饥饿素、瘦素等激素水平,增强食欲。
遗传若父母有一方存在超重、肥胖问题,其子女发生肥胖的概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父母的孩子。
做好健康体重管理
婴儿期(0~1岁)是脂肪细胞增殖的关键期,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都会增加,以满足快速生长的能量需求。增多的脂肪细胞将保留终身,日后一旦体内能量累积过多,这些脂肪细胞就会很快增大,进而导致肥胖,后期减重难度将大大增加。
学龄前期(3~6岁)是“脂肪重聚”阶段。研究发现,3~6岁儿童体重增长过快与青春期提前、青少年及成年期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部分癌症发生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因此,0~6岁儿童进行健康体重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促进青少年健康乃至全生命周期健康有积极意义。
儿童健康体重管理有妙招
婴儿:母乳喂养与合理添加辅食
母乳喂养优先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建议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
适时添加辅食6个月以上婴儿逐步添加高铁米粉、蔬菜泥、水果泥等辅食,避免添加高糖食物。
避免过度喂养按需喂养,观察婴儿的饥饿和饱腹信号,不要强迫进食。
幼儿: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均衡膳食每天摄入适量的谷物、蔬菜、水果、肉、鱼、蛋、豆类和奶制品,不挑食、不偏食。鼓励食用水果而非饮用果汁。
控制零食避免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零食,如糖果、薯片、含糖饮料等。2岁以下儿童应避免添加糖,2岁及以上儿童限制添加糖。
规律进餐固定三餐时间,保证吃早餐,避免随意进食。
自主进食培养自主进食行为,锻炼咀嚼和吞咽功能,控制进食速度。避免边吃边玩或边看电视边吃饭等不良习惯。
适量运动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像散步、跑步等。
规律作息保证每天11~14小时的睡眠时间(含午睡时间)。
学龄前儿童:加强运动、饮食、睡眠管理
增加运动量每天保证180分钟的多样化身体活动,以户外为主。超重、肥胖儿童应根据个体情况增加运动量。
减少屏幕使用时间限制看电视、玩电子设备的时间(1小时以内),减少久坐(超过2小时)。
家庭饮食榜样父母应以身作则,选择健康食物,避免在孩子面前吃垃圾食品,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的家庭氛围。
保证睡眠充足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每天10~13小时的睡眠时间(含午睡时间)。避免声、光及不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等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