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农家》顾况中运用反衬手法的诗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过山农家》“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这句诗运用反衬手法,当作者走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他,“泉声”二字写活了泉水,反衬出山间的幽静。同理,“鸡鸣”透出了山村农家的宁静悠然。
顾况的《过山农家》中,运用反衬手法的诗句是: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首句“板桥人渡泉声”,截取了行途中的一景。当作者走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他。句中并没有出现“山”字,只写了与山景相关的“板桥”与“泉声”,便颇有气氛地烘托出了山行的环境。“人渡泉声”,看似无理,却真切地表达了人渡板桥时满耳泉声淙淙的独特感受。“泉声”的“声”字,写活了泉水,反衬出山间的幽静。
“茅檐日午鸡鸣”,是作者穿山跨坡来到农家门前的情景。鸡鸣并不新奇,但安排在这句诗中,却使深山中的农舍顿时充满喧闹的世间情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茅檐陋舍,乃“山农家”本色;日午鸡鸣,仿佛是打破山村沉静的,却更透出了山村农家特有的悠然宁静。
这里写“日午鸡鸣”的闲静,正是为了反衬闲静后面的忙碌。从表现手法说,这句是以动衬静;从内容的暗示性说,则是以表面的闲静暗写繁忙。故而到了三四两句,笔触便自然接到山农家的繁忙劳作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