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吃鸡蛋是不是很多人的习惯,但是你知道吗?在中医眼里,鸡蛋本身就是性平味甘的滋补佳品,若在煮鸡蛋时加一味陈皮或紫苏,普通的鸡蛋就能变身呵护脾胃的小帮手。今天膳之幸就和大家聊聊藏在茶叶蛋里的改良智慧,让寻常鸡蛋也能吃出养生新意。
中医对鸡蛋的评价可不一般,《本草纲目》称其“卵白,其气清,其性微寒;卵黄,其气浑,其性温”,蛋清能清热滋阴,蛋黄可养血润燥,整个鸡蛋更是“气血双补”的平性食材。尤其适合脾胃虚弱的人,因为鸡蛋蛋白细腻,容易消化吸收,不会给脾胃增添负担,就像给身体送上一碗“温和的滋养剂”。
但传统茶叶蛋常因加入大量香料、酱油和盐,反而掩盖了鸡蛋的天然优势。膳之幸在研究古方时发现,只需加入陈皮、紫苏这类药食同源的食材,既能提升风味,又能让鸡蛋的养生功效更上一层楼。
说到陈皮卤蛋,做法简单却暗藏巧思。先把鸡蛋洗干净,冷水下锅煮8分钟,捞出过凉水,用勺子轻轻敲裂蛋壳(别敲碎,让卤汁能渗进去);取一块陈皮(约5克,年份不限)、2颗八角、1小段桂皮、1勺生抽、半勺盐,放入锅中,加清水没过鸡蛋;大火煮开后转小火,让汤汁咕嘟咕嘟煮10分钟,然后关火焖3小时(或冷藏过夜)。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白带着陈皮的清香,蛋黄吸收了卤汁的醇厚,吃起来不咸不腻,还能帮脾胃疏导气机,尤其适合经常腹胀、食欲不振的人。
若是夏天湿气重,总感觉身子沉甸甸的,不妨试试紫苏水煮蛋。新鲜紫苏叶5-6片,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水开后放入鸡蛋,转小火煮5分钟,关火焖3分钟,这样蛋黄半熟,口感嫩滑;捞出鸡蛋趁热吃,煮蛋的水也可以喝一口,带着淡淡的紫苏香。这道紫苏水煮蛋特别适合天气转凉时吃,比如早餐来一个,既能暖脾胃,又能预防受凉引起的肠胃不适。老人和孩子消化功能较弱,吃这种鸡蛋更容易接受。
不过话说回来,再好的东西也得讲究个分寸。陈皮卤蛋适合早晨吃,借阳气升发帮助消化;紫苏蛋则适合晚上吃,借着阴气收敛的劲儿祛湿浊。蛋黄若是干噎,配一口温热的米汤送服,更有利于吸收。老人小孩若是嫌卤蛋口味重,切片夹进全麦馒头里,嚼着满口麦香混着蛋香,可比便利店的三明治实在多了。但切记连续食用不超过5天,间隔2天改用清水煮蛋,避免辛香过燥。
在膳之幸看来,中医养生的魅力就在于化神奇于日常,一枚鸡蛋,加一片陈皮或几叶紫苏,就能从简单的早餐变成呵护脾胃的养生食材。没有复杂的食材,都是老祖宗“药食同源”的智慧,和对日常饮食的用心。当脾胃被这些温和的食材慢慢修复,您会感受到一整天的精力都更充沛,这便是平凡饮食中藏着的中医大智慧。
下一篇:新鲜感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