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2025年路桥区枇杷嘉年华活动在桐屿街道小稠村谷雨广场启幕。此次活动为期三天,巧妙融合潮流市集、趣味游戏互动、特色氛围打卡等多元元素,全方位搭建起沉浸式“枇杷文化”体验平台,让市民游客深度感受路桥枇杷的独特魅力。
启动仪式上,开展“最可爱的人”(各级道德模范)品尝首批枇杷环节,举行了路桥区文化特派员帮帮团授旗仪式,进行2024年度“台州菜・百县千碗”美食店授牌仪式,并进行五村联片党建联建共富项目签约,通过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发展,扩大共富“半径”。
村民家门口卖枇杷,共享丰收喜悦
“以前卖枇杷,得自己拉着去市场,来回折腾不说,还担心卖不完。现在好了,枇杷节办到家门口,游客直接上门来买!”小稠村村民陈大姐一边麻利地给游客称重枇杷,一边笑得合不拢嘴。她的摊位就摆在自家门前,竹筐里金灿灿的枇杷堆成小山,过往游客不时停下挑选。
“这两天销量比平时翻了好几倍,大家都夸咱小稠村的枇杷甜。”陈大姐说,举办枇杷节不仅让他们增收,还让更多人知道了小稠村的好枇杷,“希望以后年年都有这样热闹的活动!”
创新枇杷产品,碰撞舌尖新滋味
在市集内的特色饮品摊位上,“枇杷咖啡”香气四溢,成为人气单品。“我是土生土长的桐屿人,从小看长辈们做枇杷露、枇杷酱、枇杷膏,我觉得这个手艺需要传承下去。”市集摊主童卉一边制作着枇杷咖啡,一边向记者介绍,“我创新将枇杷和咖啡结合在一起,希望可以让大家的味蕾碰撞出不一样的感受。”
除了特色饮品,琳琅满目的枇杷产品,从传统的枇杷露、枇杷酱到别具创意的枇杷文创,让市民们一站式领略“枇杷经济”的独特魅力。
海外传播官体验非遗拓印
在植物拓印摊位,台州市首批海外传播官小帕正在兴致勃勃地挑叶、精准摆位,轻敲慢打,让普通帆布包变成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哇,敲击得恰到好处,太完美了,植物的经络都拓印得十分清晰!”同来体验非遗手作的村民们连连赞叹。
小帕表示,自己是第一次来参加小稠村的枇杷嘉年华,但他对稠记枇杷露是早有耳闻。“最近喉咙痒,正好买些枇杷露来喝,我对它非常期待。”随后,小帕在“南官食令·调来禧”市集边逛边买,还与摊主们热情交谈,品尝了许多特色美食。
志愿者化身枇杷“代言人”
活动现场,一支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服务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穿梭在热闹的潮流市集中,成为嘉年华上跃动的“多巴胺红”。
“这是我们桐屿的‘甜蜜招牌’,润肺又解暑!”桐屿街道退休干部们手捧桐屿特色“稠记枇杷露”,热情地向游客推介。退休干部金文通告诉记者,“退休后总想着还能为桐屿的枇杷事业出份力,希望能让更多人尝到这份甜蜜,也让咱们的枇杷产业越来越好。”
志愿者们与果农深入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还现场开设了直播间助农售卖枇杷。
作为“中国枇杷之乡”,桐屿街道枇杷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年产量达3000 多吨,实现总收入约6000万元,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小稠村、东明村、上山童村、凉溪村等地。近年来,当地通过“枇杷+文旅”“枇杷+电商”等模式,深入挖掘枇杷产业潜力,将一颗小小枇杷果打造成致富果,走出了一条枇杷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