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的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牢牢守住生态底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正在成为旅游界的共识与发展方向。三十年来,作为深耕云南旅游的民营企业,湄公河旅游是绿色发展的践行者,通过保护性开发,让绿色山河分外锦绣。现在,湄公河旅游正通过倡导微笑服务,让绿色的旅程更加美好。
近日,湄公河旅游旗下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表彰了最新一期的“榜样优秀员工”。这些上榜员工,有的作为司机面对客人需求积极响应高效解决问题,有的作为讲解员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游客沉浸其中。像这样的榜样评选作为湄公河旅游贯彻微笑服务原则的举措之一,体现着企业保证服务质量、带给游客美好旅程的工作常态。
呵护绿水青山 聚流绿色发展
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坐落于雨林深处,阿里河蜿蜒而过搂住隆起的山峦,几处芭蕉和梭罗被热带的风吹动,深入森林的栈道、错层的木屋和这一整片绿色格外相衬,有小熊猫灵巧地从错落丰容的植被间走向游客......这里有50万亩原始森林,哺育着810多种野生动物,保存着中国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思茅松林和少部分珍贵的季节雨林。景区在这里只占到0.2%的面积,却为216.23平方公里原始森林提供了有效保护与科学开发。
雨林震撼奇幻的美丽首先要能够留存,然后应该被看见。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将游览栈道建在半空中、树与树之间,在保护地面植被的同时,也给动物们留下了往来的通道,栈道的每一块条板都留有缝隙,以便让阳光、雨水往下渗透,即便是低矮喜阴的植物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得到滋润。景区拒绝使用能够快速复绿的人工草皮,在完成建设后坚持把“原住民”请回来,原来是什么植物构成,就还要让什么植物重现。
发展中,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坚决摈弃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子,始终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短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当代利益服从后代利益”理念。多年来,将防污治污列为重大工作事项,已陆续投入五百余万元防止污染物的排放。园区内的交通工具全部为蓄电观光车,不允许机动车进入核心区,停车场建成多个新能源车充电桩,同时推出多项措施鼓励游客驾驶新能源车。园区内严禁燃烧煤、柴等。逐步形成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先保护,后开发”模式。
在普洱市、区林业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太阳河景区建立起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开展濒危动物的研究与救护工作。多年来,太阳河景区坚持在食物匮乏季节对野生动物进行人工投喂,多次收容救护森林公安、村民移交的患病、受伤野生动物,数次举办环境教育、动物保护等科普活动。2020年,普洱地区首次发现野生状态下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豺”;同年,科研团队在太阳河发现昆虫新物种“瓣根瘿蚊”,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这种奇特的以菌为食的蚊子新物种,其论文被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被认为是此类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发现和补充。
截止目前,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直接保护原始森林达到2.2万公顷并推动周边地区退耕还林面积增长25%。已累计救护80余种、4000余头(只)野生动物,帮助3500多只野生动物重返栖息地,开展10余次野生动物放生行动,有效促进各类野生动物扩大种群规模。
扎根土地 相濡以沫发展美丽乡村
在雨林中见过菌根、兰花和大树相互依附,对于复杂事物矛盾中的前进和相互成就,长在这里的人有朴素的理解。
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租用村民不宜耕种的河滩地建成生态体验农庄,租用村民产量不佳的茶山、老旧房舍开设普洱茶体验作坊,既满足了部分种养殖产品需求,又满足了游客体验地域文化的需求。景区每年向村民采购两百多万元的农副产品,帮助村民开设农家乐,交流经营心得并输送客源,促进村民有效增收。员工与村民相濡以沫,鱼水情深。
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上,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投资数十万元兴建蓄水池,安装净化设备,铺设引水入户管网,无偿为偏僻的刘家寨新建饮水工程,一改刘家寨23户农家祖祖辈辈饮用未经处理的山沟水习惯,彻底该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太阳河景区不仅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还关心当地居民的生活幸福,与周边村寨共融发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周边生活着53个村民小组,主要以彝族、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茶叶、咖啡,以及狩猎、放牧等。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使原始雨林被越来越多的经济作物取代,森林遭到盲目砍伐,动物栖息地被破坏。景区在建设、运营过程中,优先向周边村民提供就业机会,近九成的员工是来自周边村寨的少数民族,主要以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为主,辅以少量利用农闲时节短期务工的村民。能歌善舞勤劳善良的他们成为太阳河的艺术团演员、森林巡护师和森林体验师......正是因为长在这里,成为森林体验师对于村民来说恰逢其会,他们把林间生存的技能、动植物知识和本民族的文化传播给游客,同时在工作中个人价值得以体现,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诠释将生态优势变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凝聚微笑 美美与共成就幸福旅程
在刚过去的五一节假期,景区管理部员工王悦丁遇见突发急性肠胃炎的儿童游客,主动陪同其到当地医院就诊并全程陪护直至孩子好转。这份“超预期”的服务感动了家长,千里之外寄来锦旗--“用心服务解难题,暖心相伴游无忧”。
这,是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所有员工微笑服务、暖心陪伴的一个缩影,从购票窗口的贴心提醒,到接驳车驾驶员“向快乐出发”的活力口号;从动物观察员专业生动的讲解,到艺术团演员以民族歌舞迎接游客的热情,他们将服务细节融入游客游览全线,让每一句问候、每一抹微笑成为旅途中的温暖回忆。他们深知,微笑服务的精髓,更在于行动中的担当。从每天清晨的开园晨会练习、每月不定期的考核与培训,到游客的一面面感谢锦旗和一个个用心好评,是对微笑服务践行效果最生动的展现。
同样是景区管理部员工,担任保安一职的周荪贤,偶遇游玩结束、准备驱车返程的朱女士一家,突发的汽车故障、渐沉的天色,让同行的老人和孩子分外焦急,周荪贤发现后,积极了解情况,迅速召集其他同事帮忙,协力合作将朱女士的车修好,最终全家得以顺利、安全返程。朱女士回老家后,同样从千里之外送上锦旗和手写感谢信。
“哎哈,太阳河!”这句源自佤族语言的问候语从微笑的脸上传来,是当地人对清晨来到这里的每一个游客的友好问候。在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双向奔赴”的暖心故事,游客因动物观察员不厌其烦的讲解和对动物的关爱而感动落泪;景区讲解员的细心照顾使游客有家人的温暖;还有游客因全园区工作人员积极协作帮忙寻找到丢失的贵重物品而喜极而泣…… 种种游客的真实反馈,正是“微笑服务”从理念到实践的生动诠释。
当文化符号转化为真诚行动,当细微关怀升华为责任担当,“共塑湄好旅程”便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份善意交织而成的现实图景。以微笑为起点,以行动为桥梁,湄公河旅游正与万千游客共同编织着一场超越期待的旅程,让“锦绣山河”的壮美,与“美好旅程”的温度,在每一次相遇中凝结成永恒的“湄好”记忆。
责编:保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