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牛奶成了不少人眼中的“营养万能药”,早上喝、晚上喝,甚至当水喝。但您知道吗?在中医眼里,牛奶虽好,却未必人人适合,甚至有三类人喝多了反而伤身!今天二丫就跟您聊聊,为啥中医对牛奶“爱恨交加”,哪些朋友该管住嘴。
一、中医眼中的牛奶:滋阴润燥,但偏寒腻
1.牛奶性味偏寒
《本草经疏》里提到,牛奶味甘性微寒,能补虚羸、润大肠,适合阴虚内热、口干便秘的人。可咱们中老年人啊,脾胃功能本就弱,阳气不足,要是天天灌凉牛奶,就像往灶台里泼冷水,反而容易拉肚子、胀气。
2.滋腻碍脾胃
“脾为后天之本”,可牛奶的黏稠特性,在中医看来容易“困脾”。脾虚的人喝了,好比给生锈的齿轮抹黄油,越抹越转不动,反而会食欲差、舌苔厚腻。
现代研究也发现,亚洲人乳糖不耐受比例高达90%,其实就是脾胃“运化不动”的表现。
二、牛奶再好,这3类人要少碰
脾胃虚寒的人
这类朋友常见手脚冰凉、吃点凉的就腹泻,喝牛奶等于雪上加霜。中医讲“寒者热之”,不如换成温性的羊奶,或者把牛奶加热后加片生姜,中和寒性。
痰湿体质的人
痰湿重的人,往往体型偏胖、嗓子老有痰、头发脸爱出油。牛奶滋腻生湿,就像往潮湿的屋子里泼水,越喝痰湿越重。《饮膳正要》里就提醒:“牛乳……患冷气人不宜多食。”
湿热或湿疹患者
湿热缠身的人,比如经常长痘、小便黄、湿疹反复,牛奶的高蛋白和脂肪会加重体内“浊湿”。现代医学也认为,牛奶中的酪蛋白可能刺激炎症反应,这类朋友不如喝点赤小豆薏米水,清热利湿更对症。
三、喝牛奶的智慧:因人而异,方法要对
搭配温热食材
如果非要喝牛奶,可以学古人“以热制寒”。比如煮牛奶时加两片生姜、一小撮肉桂,或者搭配红枣、枸杞,既能暖胃,又能补血。
选对时间
早晨阳气升发时喝,比晚上喝更不易生湿。另外,空腹喝奶容易刺激肠胃,最好搭配馒头、燕麦等温软食物。
发酵后更好
酸奶、奶酪经过发酵,寒性减轻,乳糖也被分解,更适合脾胃弱的人。但注意选无糖的,避免湿上加湿。
说到底,牛奶不是毒药,也不是仙丹。适合您的,白菜豆腐也养人;不适合的,山珍海味反成害。如果您属于上面这三类,二丫劝您少碰牛奶。
如果实在想喝阳虚者可改喝羊奶,湿热体质适合豆浆,脾胃弱的来碗小米粥。
非要喝牛奶的话,记得加片生姜同煮,或者选发酵过的酸奶。若是身体强健,喝奶也无妨,但记得“过犹不及”四个字。
上一篇:中医周尔富医生:肺癌早期有什么表现?中医能看肺癌吗?
下一篇:南京红色景点推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