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生理、心理现象,一般认为,当身体的部分组织遭受到包括刺激、压力、寒热等影响后,神经末梢的痛觉感受器便会很快激活,将这种讯号传递到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表达出对身体可能遭受损伤的警告。
除了生理因素外,疼痛的表达程度同人们的心理状态也有密切关联,有研究表明,心情愉悦的情况下,神经相对放松,所能接收到的疼痛感觉会更为轻松。相反,处于焦虑与激动状态中的人,往往会对疼痛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常见的病症,包括跌打损伤、脏器病变、癌症症状,往往都和疼痛有关。如果在养病过程中,感觉到疼痛难耐,以至于影响到自身生活的话,可以尝试使用5种止疼药,或能帮助缓解疼痛。
1.扑热息痛
扑热息痛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主要有效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能够缓和轻度疼痛,并起到一定的退烧降热效果。此外,合理使用扑热息痛还能够改善头痛、关节痛、肌肉酸痛等病况。
作为使用最为频繁的止疼药之一,扑热息痛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一般不会引发肠胃道症状。但也有临床案例证明,长期过量使用扑热息痛可能会对肝脏功能产生影响,有肝病风险的人需要谨慎。
2.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同样是较为常见的非处方药,具有抗炎、止疼以及缓和发烧发热的功效。此外,阿司匹林也能够作为抗血小板凝结药物使用,对减少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血栓与斑块有一定帮助。
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胃出血与胃溃疡,对患有慢性消化道病症的人群而言伤害更为明显。
3.布洛芬
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能够缓和轻中度的疼痛与发热。相较于前面提到的两种药物,布洛芬的生效时间更短、效果更强,对肌肉酸痛、肌肉拉伤、关节炎症等常见不适有良好效果。
但是,长期使用布洛芬也可能会加重肾脏代谢疾病以及心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而且其对胃粘膜的刺激同样不小,应当减少使用频次。
4.吗啡
吗啡是强力的处方药,具有极强的止疼效果,一般用于严重病情产生的剧烈疼痛。
吗啡虽然效果拔群,但却具有极为严重的药物成瘾性,其对神经系统的麻痹与伤害难以逆转。在用药过程中,患者也可能因为身体不适产生呕吐、呼吸困难、恶心晕眩等不良反应。
吗啡的购买与使用受到严格管控,非特殊情况不能选择。
5.曲马多
曲马多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处方止疼药,兼具了阿片类和非阿片类药物的综合功能。同吗啡相比,其成瘾性与依赖性较低,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但同时,其止疼效果相对吗啡而言略有逊色。
此外,曲马多使用后可能会导致便秘与肠胃道疾病,长期使用依旧存在成瘾风险,因此多用于术后恢复与重症病人预后改善,普通小病无需“出马”。
总之,大多数情况下,疼痛可以通过人们的意志得到缓和,持续时间较短。如果因各种病症遭受长期疼痛,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切莫滥用药物而后悔终身。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