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以下简称“清华长庚”)中医科副主任刘承团队获批“昌平区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
该工作室是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为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学术经验传承而设立的重要平台,旨在通过系统整理名中医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培养中医药人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助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十载耕耘,师承名家|
刘承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近30年,师承首都国医名师姜良铎教授,并曾跟随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临症抄方。从陕西中医学院硕士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他深耕中医经典理论,融汇针灸与方剂之长,形成“针药结合”诊疗特色。在呼吸热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疑难杂症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患者遍布全国各地。
“目前我们工作室现有医师5名、师承学生4名,并承担周边社区中医人才培养任务,年均培训社区医师6名。”刘承说,团队注重临床经验转化,系统整理验方与技法,形成规范化诊疗方案。疫情期间,科室自拟新冠协定方成功救治多名重症肺炎患者,凸显中医药在急症中的价值。
|主打针药结合 内外兼治|
刘承团队以“针药结合”为核心特色,所有医师兼具针灸与中药处方能力,实现“一专多能”。
在团队10余年接诊过程中,因颈肩腰腿痛前来就诊的患者占门诊量的三分之一。立足就诊需求,中医科打造了特色诊疗中心,并申报省部级首发基金课题,以针灸为主,结合中药、推拿、小针刀等综合疗法,针对不同病症制定个性化方案,疗效显著。
“颈肩腰腿痛看似是劳损造成的机体疼痛不适,也要综合考量全身情况。”刘承说,接诊的患者中老年人和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青年人都占有很大比例。一位长期伏案工作的年轻白领因为颈椎痛前来就诊,刘承通过望闻问切,发现患者气虚血瘀,“气血虚弱的患者相较更容易发生颈肩腰腿痛。”刘承一边通过针灸缓解患者局部疼痛,同时开具补气活血中药调理体质,两周内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此外,工作室通过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等病症也广受好评。
|中西医协同 破解疑难|
作为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刘承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多学科诊疗(MDT),在肿瘤术后调理、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病症中发挥中医独特的治疗作用。
一位肝癌患者,术后发生两次肠道出血,明确诊断为手术吻合口溃疡,肝胆胰外科请中医科会诊。“患者本身手术后正气虚,加上肠道湿热,导致溃疡反复。”刘承说,他以中医“补气固摄、清热止血”理论处方同时配合针灸,帮患者稳定病情,避免了再次手术。消化内科曾接诊一位86岁的老人,贫血严重,经肠镜检查为大肠毛细血管破裂出血造成,针对这种弥漫性散在的肠毛细血管止血,消化内科会请中医科意见,最终刘承针药结合,以以中药健脾益气恢复脾统血功能,以针灸恢复胃肠功能,最终帮助老人扭转了贫血的状态。
中医不仅在慢性病治疗中表现出色,在急诊和疑难怪病中也展现了独特优势。一位患者因腹痛难忍、发热,由120送医后,急诊科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病变,仅发现轻微肠道感染,而患者则反复发生过此类腹痛,患者拒绝输液治疗,到中医科寻求帮助,最终通过针灸配合中成药后次日症状显著缓解。
刘承还曾接诊过很多“奇怪”的患者,一位患者无论在家或在商场等任何场景,只要闻到异味,全身就会发生肿胀,导致她只能在相对空旷、异味少的地方生活,甚至家里的厨房都不敢接近。刘承结合舌象、脉象,根据《黄帝内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理论,结合发病时有“风邪”的特点,最终诊断该患者系肝脾失调,导致过敏性肿胀,通过针药结合治疗,一周内就收到了患者的良好反馈,3个月后回归了正常生活。
未来,清华长庚刘承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将继续秉持“针药结合、中西协同”理念,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助力健康昌平、健康北京、健康中国建设。
文章 | 实习生李泽耀 韩冬野
来源 美编排版 | 宣传中心
要闻回顾 news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表彰先进大会
团体一等奖!清华长庚于北京市医疗机构感控消毒竞赛中斩获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