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养生核心三招:静心、祛湿、护脾胃,安然度盛夏
创始人
2025-07-07 08:36:41
0

今日小暑,盛夏模式正式开启!“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老话,精准描绘了此时湿热交蒸的典型气候。中医认为,小暑是全年阳气最旺盛的时节,人体却面临“暑热耗气伤津、湿邪困阻脾胃”的双重挑战。掌握核心养生要诀,方能安稳度夏。

养心之道,贵在“静”

中医讲“暑气通于心”。盛夏的暑热是阳邪,最容易扰动心神、耗伤心气,导致心烦意乱、失眠多梦、口干舌燥。

《黄帝内经》的智慧指出:“夏三月…使志勿怒”。保持情绪平和是夏季养生的首要原则。避免大怒、急躁,学会自我调节,心静自然能抵御外热。

午休是养护心气的良机:中午11点至1点(午时)是心经气血最旺的时辰。此时小憩20-30分钟,或闭目养神、静坐片刻,能有效收敛心神,补充心气。

常按两个养心要穴有助清心:劳宫穴(握拳时中指尖点掌心处)和内关穴(腕横纹上三横指,两筋之间),有助于清心火、除烦躁、安神志。

运动需适度,谨记“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会严重损耗心气。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达到“微微汗出”即可,切忌大汗淋漓。

祛湿护脾是根基,脾胃强健百病消

中医强调“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小暑时节弥漫的湿邪,最易困阻脾胃,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身体困重、大便粘滞不爽。

饮食调理是关键,需遵循“清热、祛湿、健脾”原则。坚决远离生冷冰镇食物和油腻难消化之物,它们最伤脾胃阳气,助长湿气。

可善用“小暑三宝”:

黄鳝性温味甘,能补虚损、强筋骨,尤其适合体质偏虚者;

莲藕生食清热生津,熟食健脾开胃;

绿豆或绿豆芽是清热解毒利湿佳品(脾胃虚寒者绿豆汤不宜冰镇过量)。

其他养生好物如冬瓜、丝瓜、薏米(炒过更健脾)、山药、苦瓜(清心火)也是祛湿健脾的优选。

巧借天时,“冬病夏治”正当时

小暑之后进入三伏天,是中医“冬病夏治”的黄金期。此时人体阳气浮于体表,毛孔开泄,是借助自然之力祛除体内深伏寒邪(如慢性咳喘、老寒腿、过敏性鼻炎等)的最佳时机。

经典疗法如三伏贴(在特定穴位敷贴温阳药物)、督脉灸(火龙灸,温补督脉阳气)等,都是利用此时机体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小暑养生,这些禁忌要牢记:

莫贪凉久坐,尤其避免坐户外被雨淋湿的木凳(“夏不坐木”),以防湿邪入体;

严防病从口入,高温易致食物腐败变质,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胃病;

汗后勿急饮冷,运动后大汗时猛灌冷饮,最易直中脾胃阳气,引发不适;

空调使用要适度,避免温度过低或冷风直吹(尤其睡觉时),室内外温差过大易诱发“空调病”;

饮食莫勉强,遵循“不饥不食,不渴不饮”,强食强饮徒增脾胃负担。

小暑养生,重在顺应天时,把握核心——静心以安神,祛湿以护脾,并善用“冬病夏治”的良机。做到这些,便能借助盛夏充沛的阳气,固护根本,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从容应对炎炎夏日。

《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小暑时节,调和身心,养护正气,便是顺应自然的养生大道。

版权声明

本文综合自网络,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苏州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即... 精彩活动 时间:9月20日-21日上海 形式:经验分享+机构参访+专病中心合作洽谈 【点击蓝色项目...
原创 河... 河头老街是一处充满历史韵味与民俗风情的景点,以其古朴的建筑、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乡土气息吸引着众多...
糖尿病人怎么吃喝血糖好?篇“控... 很多糖友确诊后最发愁的就是吃饭问题。“吃什么?”“怎么吃?”“除了吃还要注意什么?”成了每日的灵魂拷...
原创 4... 明晚的中超联赛第24轮将上演一场焦点对决,山东泰山队将作客上海体育场挑战上海申花队。据山东当地权威媒...
BTV我是大医生嘉宾刘红旗五脏... 在 BTV 生活频道《我是大医生》直播间,一场特殊的康复分享引发无数观众共鸣 —— 甲减患者余女士的...
加拿大落基山脉班夫国家公园湖泊... 在北美洲的西部,加拿大落基山脉以其巍峨雪峰、清澈湖泊和原始森林闻名于世。班夫国家公园位于落基山脉腹地...
万山朱砂古镇,峡谷玻璃栈道,高... 在贵州的深山腹地,藏着一座被时光遗忘的小镇,它不张扬,却有着令人驻足的厚重历史;它不喧嚣,却在山水之...
“乐游上海 寻找周同学”活动启... 央广网9月13日消息(记者 邹煦晨)“乐游上海 寻找周同学”活动于9月13日正式拉开序幕。本次活动由...
浦江畔夜宴启幕!上海旅游节大巡...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9月13日晚,细雨轻飘的外滩,依旧华灯璀璨、人声鼎沸!2025...
从“城市爆款”到“国际名片” ...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马静 康义涵 张超)今天上午,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石家庄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