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三亚千古情景区调研 张莹莹摄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浪潮中,海南三亚文化和旅游正从“观光打卡”向“深度沉浸”跃迁。科技如笔,在椰风海韵间勾勒文化传承新图景。
红色文化是三亚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31年5月1日,海南省琼海市诞生了一支特殊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这支被称为“红色娘子军”的队伍,曾在纱帽岭伏击战、火烧文市炮楼、文魁岭保卫战等战役中屡建奇功,以不屈的革命斗志感召无数妇女投身革命事业。
大型椰海实景演出《红色娘子军》
如今,在三亚红色娘子军演艺公园,科技光影让“红色娘子军”的故事焕发新光彩。
“我们始终秉持‘尊重历史,还原真实’的理念。”三亚红色娘子军演艺公园负责人薛蕾告诉记者,景区推出的《红色娘子军》《琼州阻击战》两台剧目并非传统的舞台表演,而是借助全息投影、动态座椅等科技手段,让观众从“旁观者”变为“剧中人”,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红色精神的当代传承。
《红色娘子军》演出现场有多震撼?50亩实景山体化作银幕,280平方米可升降冰屏演绎时空流转,180米高空威亚重现冲锋场景,动态座椅让2400名观众化身“剧中人”。全息投影与裸眼3D交织出战场硝烟,可移动山体舞台瞬间裂变,三维爆破与激光矩阵点亮夜空,200余名演员用舞蹈戏剧,诠释“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女战士为信仰牺牲”的悲壮。“科技让书本中的文字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热血青春。”大学生张鑫的感慨,道出了无数观众的心声。
2024年12月,该景区凭借独特的文旅发展模式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创新打造的“红色文化+实景演艺+互动体验”模式,恰似在椰林碧海间展开的一卷革命史诗,每一页都闪烁着科技与文化交融的光芒。
而在三亚千古情景区,科技同样在书写着文明新篇。
这座占地80亩的“活着的黎苗古城”,用一场《三亚千古情》歌舞秀打破了传统舞台的边界。当400平方米巨型悬空透明膜从天而降,配合5D实景技术,《落笔洞》的万年回声、海上丝路的异域风情便在虚实交织中缓缓铺展。
“我们致力于用科技激活历史,让游客不仅看到历史,还能参与其中,实现文化的活态传承。”三亚千古情景区负责人李禄玉介绍,科技让静态的文化符号转化为可互动的体验场景。
走进三亚千古情景区,科技赋能的痕迹随处可见。《大地震》实景剧用高科技再现山崩地裂的场景;黎村苗寨里,《黎寨招亲》借光影互动让民俗文化可感可触;街头的《锅庄狂欢》借科技增强参与性,让千年黎苗风情从静态展示变为活态传承。游客口中“音响、灯光、舞美效果都很棒”的评价,正是对科技升级文化体验的最好佐证。
从红色娘子军革命精神的现代演绎,到三亚千古情万年文明的数字重生,科技赋能下的三亚文化表达突破时空界限,让历史可触可感、让文明绽放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