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创始人
2025-07-08 17:34:08
0次
怎样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
培养创造性思维,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发展孩子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从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探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的发展会使孩子产生某些新奇、独特、不苟同于传统的思想。父母有意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是发展孩子发散思维的基本手段。流畅性就是指对某种刺激能很流畅地做出反应。其项目越多,反应越迅速,则思维流畅性越好。如给被试者一张图片,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讲一个故事,讲得愈多,表示流畅性愈高。变通性指随机应变的能力。范围越大,则变通性越大。例如,只知道石头可以做建筑材料(盖房、造桥、铺路},那么,思维只有同一维度内发散。如果还能说出石头可以打狗、压纸、当尺子划线,甚至还可以救人(如司马光破缸救小孩子的故事)等等,那些思维就在不同维度内发散,其变通性就大得多了。独特性指表现出某些独特的思想或独到的见解,就是能对刺激做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异的成分。
(2)鼓励孩子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如阿基米德在洗澡时,由干澡盆的水往外溢出。使他突然有所领悟,从而发现浮力定律。
如何鼓励孩子进行直觉思维,许多研究者建议:
①应当为孩子创设一个能产生良好心理效应的心理环境。例如,没有心理压力,一个鼓励的眼神,轻松和谐的良好家庭气氛,优秀的传统意识等;
②鼓励孩子对问题进行近似合理的猜想、假设和即兴回答;
③多让孩子有机会取得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助于简缩思维的过程;
④教会孩子善于捕捉突然跃入脑际的瞬息即逝的新念头、新形象,并随时把它记下来。
(3)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培养”创造个性“孩子在创造性活动中常出现的思维障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
①思维定势,指的是由于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使人的思维方式固定化、刻板化,从而影响对问题的解决;
②思路狭窄;
③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
④感知不敏锐;
⑤不善于运用多种感官;
⑥功能固着,只倾向于对某一物体的功能(如性能、用途)产生固定的观念,因而在解决问题时影响到灵活地运用该物体;
⑦害怕失败.不敢冒险;
⑧循规蹈矩,自我限制;
⑨过分寻求与别人一致;
⑩寻找惟一正确答案;
⑩动机过强或过弱。
中等动机强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过强或过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抓不住问题的关键点;喜欢精确、逻辑,避免模糊、非逻辑;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应该是十全十美的;把学习和游戏截然分开。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保护和发展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但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的一些创造性表现不太了解,往往在无意中压制了儿童在早期的创造性的发展。了解了上面的方法,家长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进行沟通和引导,对于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是极为有益的。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