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起,山花开,欢迎你到侗寨来……”清晨,悠扬动听的侗族大歌在风雨桥上响起,三江程阳八寨的侗家儿女着盛装、佩银饰,用悠扬的丝竹声和摇曳的花伞,为远道而来的朋友献上侗乡迎客的最高礼遇。
侗族儿女在风雨桥上迎接游客 摄影 林姗婷
程阳八寨,位于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地处桂、湘、黔三省(区)交界处,由马鞍寨、平坦寨、平寨、岩寨、东寨、大寨、平甫寨和吉昌寨八个侗寨组成,坐拥风雨桥、鼓楼、吊脚楼等保存完好的侗族建筑群。
“这里风景好,民风淳朴,是写生创作的好去处,很多人背着画夹和颜料前来,一坐就是一整天。”程阳八寨艺方客栈负责人陈君说,2014年他从广东高州来到程阳八寨,便爱上了这里,之后定居在这里开设民宿和创办写生基地,每年接待写生游客超1万人次。
游客在程阳八寨写生 摄影 林姗婷
正在程阳八寨景区写生的游客 摄影 林姗婷
凭借独特的资源,程阳八寨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但曾经,这里长期被设施“短缺次”,环境“脏乱差”问题所困扰。
“以前景区里连公厕都没有,交通也不便。这几年,景区不仅拓宽了道路,还新建了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了,游客也一年比一年多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得益于景区的升级改造,95后侗族姑娘龙林丹看到了在家乡发展的机会,2020年她从广东打工回乡创业后开起了茶叶店,如今店里一年可销售茶叶1000多斤,年利润在10万元左右。
程阳八寨一角 摄影 林姗婷
程阳八寨的美丽蜕变离不开村庄规划的精心筹划。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富民”发展战略,统筹资源,探索出一条高位推进、融合发展、接地气的规划闭环路径,助力县域经济高效高质发展。
“程阳八寨作为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国家级旅游景区,其村庄规划不仅关乎村民生活改善,更对区域文旅产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三江侗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股相关负责人周丹章介绍,在村庄规划引领下,平岩村、程阳村、平铺村的历史文化遗产、民族建筑风貌得以有效保护、利用与传承,村民集中安置区、停车场、特色商业街、智慧景区建设等景区硬件基础和旅游服务设施等各类设施建设得到落实,旅游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有效助力“程阳八寨”于2024年2月成功申报国家5A级景区。
2024年,广西印发《自然资源政策助力乡村振兴先行推进工作方案(2024-2026年)》,确定三江侗族自治县等12个先行县作为首批培育对象,开展自然资源政策助力乡村振兴先行推进工作。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下,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自然资源政策助力规划编制和实施,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规划引领方面,我们坚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理念,为全县134个行政村量身定制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规划。”三江侗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智介绍,目前全县已完成88个行政村的规划批复工作,全县共预留约4000亩产业发展用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土地保障。
以2024年确定的试点村为例,程阳八寨的平岩村在村庄规划的引导下,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民宿、农家乐等旅游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年接待游客数161万人次,带动30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创业就业,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0.7万元增加至1.5万元,村集体经济由49万元增加至81万元。
古宜镇泗联村依托三江动车南站交通优势,正全力打造以“万亩茶园”为核心的休闲旅游胜地及农旅融合示范村。目前,项目已流转土地近1万亩,其中开发面积约4300亩,村民每年每亩可获得110元租金,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盘活。
“万亩茶园”木屋民宿,打造融住宿餐饮、采茶观光、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摄影 林姗婷
“我县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在规划中注重整体布局,力促规划跟着旅游融、跟着产业走、跟着群众意愿跑,实现各个业态相互融合。”杨智表示,通过发挥规划引领,三江创建了布央仙人山茶园、万亩茶园等精品旅游线路,使村寨—油茶园—茶园变成了景区,串起了产业融合发展的价值链。2024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共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
在布央仙人山茶园,当地侗族儿女采茶欢歌 摄影 林姗婷
下一步,三江侗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持续推进村庄规划动态优化和规划实施工作,努力把三江建设成为全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让侗乡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建设美丽宜居广西作出更大贡献。(文 林姗婷 黄尚宁 植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