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江水,羊城胜景,西关风情,粤韵悠扬。广州荔湾拥有多个响当当的名片——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的中心城区、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核心区、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区、千年商都发源地……荔湾,沉淀着丰厚的西关人文和历史底蕴。
回溯跨越千年的“羊城八景”名录,从宋代起,荔湾已有“大通烟雨”入选;到了21世纪,“古祠流芳”“荔湾胜境”成为代表荔湾的城市名片。“城市即景区,旅游即生活”,站在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节点,荔湾以点带面,整合西关片区文商旅资源,以“大景区”打造展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岭南文化新窗口。
西关风韵 跨越千年
当时间回拨至西汉,陆贾在广州城西增埗河边(今西场)一带登陆,筑“泥城”,种荔枝,荔枝湾因而得名。南北朝西来庵(华林寺前身)、唐代荔枝园、南汉昌华苑、宋代仁威庙、元代御果园……荔湾文化之脉不断积淀,为后人留下的不仅有“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岭南水乡佳话,还有一批彰显西关风韵的历史记忆。
荔湾西关地处广州府城西门之外片区,以“西关”为名,其南濒三江汇聚之处白鹅潭,河网密布,水路发达,为商都对外交往创造了有利条件。
隋唐时期,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外贸,现西华路一带的西候津亭成为官民迎来送往的重要之地;明清时期,招待海外诸番朝贡使的怀远驿和对外贸易口岸十三行,曾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
顺着商都发展之势,西关成为了宜商宜居胜地,商贾名流汇聚,西关大屋、岭南园林、骑楼建筑相倚而建,“三雕一彩一绣一窑”、粤剧曲艺、民俗活动、西关美食等积淀为西关文化瑰宝。
千年商脉,文化延续。一批非遗瑰宝汇聚于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永庆坊广州非遗街区、珠江钢琴创梦园荔湾非遗集聚区,既能登大雅之堂,又能贴近市民游客。当广东省大型非遗城际活动——广佛两城四地“万市大集”开启,荔湾与佛山禅城、南海、顺德联动,创造非遗交流新平台。
南国红豆,风韵延续。连续两届粤港澳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以稚嫩童声唱响经典;“百场粤剧进社区”掀起社区热潮;《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0年)》为粤剧发展打造荔湾沃土;銮舆堂弟子携华光师傅赴澳门、走过二十一届的“穗港澳粤剧日”精品汇演等架起了文化交流之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共绘同心圆。
每逢节日,走过十五届的“荔枝湾·新西关”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如约而至,水上花市、“三月三·北帝诞”“五月五·龙船鼓”等西关特色民俗活动引爆荔湾文商旅“流量”。
当14个历史文化街区紧密相连,“宝藏街区”浓缩了西关人文风貌,构成广州西关历史城区的核心腹地。去年,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入选住建部印发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带动永庆坊、泮塘古村等活化利用案例享誉全国,以点成面激活旧城全域复兴。
西关芳华 重塑魅力
“荔湾渔唱”“鹅潭夜月”“古祠流芳”“荔湾胜境”等曾是荔湾亮眼名片。多年过去,这些城市名片增添了不少新活力:时隔12年春节烟花汇演复办,连续两年点亮羊城夜空,激活了沙面·西堤片区夜游流量;永庆坊成为广州老旧街区改造典范和旅游热门打卡地;粤剧艺术博物馆惠民粤剧演出打开市民游客了解岭南文化的一扇窗;荔枝湾涌再现“荔枝红”为西关水乡增添喜气……
站在“羊城八景”评选新节点,荔湾如何焕发西关片区新魅力?
作为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区、千年商都发源地,荔湾紧抓“先天优势”资源,深化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以文塑旅、以旅兴商、以商承文,构建“一核、两带、三廊、九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都市旅游示范区。
凡事预则立,荔湾将深入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提升和文商旅活力区平台建设,开展荔湾文商旅活力区(西关核心区)产业融合发展策划工作,制定片区业态导则及总体业态策划方案。以“岭南文化看荔湾”为旅游品牌,把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打造西关“大景区”,擦亮“十三行”文化坐标,优化城旅一体景观体系和体验空间。
岭南文化、红色精品、非遗特色、文艺古村等主题旅游路线将在已形成的6条文旅路线(建筑历史主题线、传统文化主题线路、美食购物主题线路、“荔荔小巴”千年西关精华线路、海上丝绸之路线、荔枝湾涌水陆线)基础上,构建全域西关文商旅新体验。
荔湾瞄准“文旅+百业”“文旅+社区”定位,构建文化体验与便民服务、老字号与新经济、文旅与其他产业融合的业态体系;适配空间功能发展小店经济、滨水经济、市集经济、公园经济、平台经济5类经济模式;整合旅游七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学)与生活场景,打造产居融合示范。
在不久的将来,策划旗舰项目、特色业态集群等,或许将在逢源大街、宝源路、多宝路、昌华大街4个片区焕发新机。“绣花”功夫微改造这项城市更新“法宝”也为荔湾保护、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街区,推动传统商圈转型升级带来机遇,助力荔湾迸发千年商都发源地的新活力。
专家有话讲
广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广东省文联原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斯奋:
随着时代发展,“羊城八景”评选的景点(区)也要日新月异。广州有11个行政区,评选八景,荔湾要将其精华部分“打包”呈现。
西关意为广州城西门外的片区,十三行、粤海关等外贸历史窗口均在西关。西关是广州千年商都最有标志性的地方,这里集聚了大批经商之人和社会名流。荔湾可以紧扣商都积淀的文化底蕴挖掘城市名片。
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一级作家梁凤莲:
评选“羊城八景”目的是擦新广州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自信,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广州每个区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使命不同,真正的现代化是将有价值的传统带到未来,整合景点(区)打造文商旅城市新名片是适应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向。
西关是广州传统文化的容器,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进程中保留乡愁的所在地。荔湾将知名景点(区)强强联合,整合西关片区文商旅资源,能更好地处理传统与发展的关系,凸显岭南文化底蕴之精华,将有助于加强西关文化的集聚力、向心力、支撑力,为荔湾焕发老城市新活力带来质的提升。
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终身名誉主席陈小奇:
漫步荔枝湾,能集中看到岭南风貌。荔湾虽然已有陈家祠等旅游文化名片,但如果荔湾将西关底蕴最集中的景点串联成片,在面积限定范围内,结合物理空间和游玩时间打造西关风情旅游景区,以此角逐“羊城八景”评选,将更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