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症,在中医典籍中虽无对应病名,但根据其肌肉萎缩、肢体无力、行动受限等症状,可归属于 “痿证” 范畴。
中医认为,痿证发病与五脏皆有关联,尤其以 脾肾亏虚、气血不足 为本, 痰瘀阻络 为标。肾主骨生髓,若肾精亏虚,骨髓生化无源,无法滋养肌肉筋脉,便会出现肢体痿软;
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肌肉失于濡养,加重乏力症状;加之久病入络,痰瘀互结,阻滞经络气血运行,导致病情缠绵难愈。
45 岁的陈先生,确诊渐冻症 1 年有余,初起仅感下肢无力,后逐渐发展为浑身乏力,需扶杖行走,甚至上下楼梯都困难,说话也开始含糊不清。刻诊可见其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沉细弱。
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痰瘀阻络,遂拟定 温补脾肾、化痰通络 之方:以熟地黄、山茱萸补肾填精;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陈皮、半夏燥湿化痰;当归、川芎、桃仁活血化瘀;再配伍少量全蝎、蜈蚣等虫类药,取其走窜之性,疏通经络。
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如同给干涸的 “生命之泉” 补水;党参、白术、茯苓健脾助运,好比为气血生化的 “粮仓” 充实粮草;陈皮、半夏化解体内痰湿,清扫阻碍气血运行的 “垃圾”;当归、川芎、桃仁活血化瘀,为经络 “打通堵塞的道路”;全蝎、蜈蚣则如 “开路先锋”,深入细微之处,促进气血畅行。诸药合用,共奏标本兼治之效。
服用上方 3 个月后,陈先生反馈乏力感明显减轻,下肢力量有所恢复,已能脱离拐杖短距离行走,言语也较之前清晰。
中医治疗渐冻症的优势在于 整体调理 ,不同于西医单纯针对神经症状的治疗,中医从调整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入手,通过辨证论治,因人制宜制定方案,不仅能缓解症状,还能延缓病情进展,且副作用较小,更适合患者长期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