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吴施楠
视频 | 胡鑫
编辑 | 袁月
如今,微塑料几乎已“侵占”人体的所有器官,且研究表明其与多种疾病存在潜在关联。为减少接触,不少人选择用玻璃容器替代塑料容器,购买饮品时也更青睐玻璃瓶装的。然而,一项最新研究的发现却令人意外:某些玻璃瓶装饮品的微塑料含量,甚至比塑料瓶装饮品还要高。
法国研究人员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对易拉罐、塑料瓶和玻璃瓶等不同容器中装有的水、苏打水、啤酒和葡萄酒进行了微塑料污染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本中都含有微塑料,其中玻璃瓶装饮品的污染程度普遍更高。
进一步观察发现,玻璃瓶装饮品中的微塑料,颜色与瓶盖涂料完全一致。而许多瓶盖存在明显划痕,这或许就是微塑料进入饮品的“罪魁祸首”。不过,研究中测试的玻璃瓶装葡萄酒微塑料含量并不高,这可能是因为葡萄酒瓶大多用软木塞密封,而非带涂料的塑料盖。
“使用玻璃容器时,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但这项研究告诉我们,问题很可能出在塑料瓶盖上,这恰恰是人们以前没太留意的地方。”医学博士、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健康系首席研究科学家Mary M. Johnson说道。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这项研究在法国开展,但研究人员并未明确所有受测饮品是否均产自法国。因此,还需进一步研究来确认其他地区市场上销售的饮品是否存在同等程度的污染。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默默打算:扔掉玻璃容器和饮品,换回塑料瓶?先别急,我们得先弄清楚法国这项研究的检测细节。
《消费者报告》的资深科学家Michael Hansen指出,此次法国团队使用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虽为常用的微塑料分析手段,但灵敏度有限,无法识别直径小于20微米的微塑料颗粒。
此前,一份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提到,每瓶1升装的瓶装水中,大约便含有24万个微塑料颗粒,其中10%是微塑料,90%可能是纳米塑料(直径小于1微米)。
这意味着,法国这项研究结果仅能说明玻璃瓶装饮品中直径大于20微米的微塑料含量比塑料瓶装多,却可能漏掉了塑料瓶中那些更微小的颗粒。所以,尚不能从该研究中得出“玻璃瓶装饮品微塑料含量比塑料瓶装多”的结论。事实上,在某些使用场景下,玻璃容器确实能帮助我们减少与微塑料的接触。当然,这项研究给了我们更多提示,即使用玻璃容器时,最好避开塑料部件。
Johnson指出,已有研究表明微塑料可能与痴呆症、心血管疾病、生育问题等有关联,但目前科学界尚未明确其产生危害的“阈值”,即达到多少含量才会对人体造成实质性伤害。
基于这些研究,我们在生活中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减少微塑料的接触和摄入。比如,不要用塑料容器冷冻或加热食物,因为高温可能促使塑料释放更多微塑料;冲泡茶包时,也可选择无包装的散茶以降低风险。
如果担心微塑料问题且选择使用玻璃容器,那么要注意确保容器顶部没有塑料部件,避免因盖子磨损而引入新的微塑料污染。尽管完全避开微塑料几乎不可能,但这些细节上的调整,或许能在潜移默化中为我们的健康多添一份保障。
参考资料:
https://www.verywellhealth.com/microplastics-in-glass-bottles-study-1176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