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很多人觉得夏季是滋补淡季,但其实有些食材在夏季食用,能悄悄为身体 “充电”,比如动物肝脏。不过,吃肝这件事,老祖宗讲究 “因时制宜”,现代营养学也提醒要 “量体裁衣”。今天,咱们就好好唠唠牛肝和猪肝到底该怎么选。
夏日吃肝,利弊参半需掂量
中医认为,夏季宜清补,而动物肝脏性温,过量食用容易生内热。但从现代研究来看,肝脏类食材富含维生素 A、铁和优质蛋白,对于用眼过度、气血不足的上班族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建议每周食用 1 - 2 次,每次不超过 50 克,并且可以搭配绿豆汤或菊花茶,以平衡燥热。
牛肝 VS 猪肝:营养密码大不同
牛肝堪称 “维生素 A 宝库”,每 100 克含 21140 微克,是猪肝的 3 倍多,对于长期面对电脑、用眼过度的人群来说,牛肝能更好地保护眼睛,维持正常视力,防止眼睛干涩、疲劳。不过,牛肝的胆固醇含量也较高,每 100 克高达 355 毫克。
猪肝则在铁含量上表现出色,每 100 克含铁 22.6 毫克,比牛肝高 50%,是缺铁女性补血的好帮手。而且猪肝口感更嫩滑,相对来说更受大众欢迎。简单总结就是:电脑族选牛肝护眼,缺铁女性选猪肝补血。
烹饪有道,去腥保营养
处理肝脏时,有一些小窍门。首先,将肝脏泡水 1 小时,去除血水,然后用牛奶或淀粉抓洗,能有效去腥。
牛肝适合爆炒或做成肝泥,爆炒时急火快炒,既能保持口感,又能避免维生素流失。猪肝则推荐熘肝尖或煮粥,像枸杞叶猪肝汤,就是一道清火又明目的家常美食,老人孩子都爱喝。
三类人吃肝要谨慎
高血脂人群:建议用鸭肝替代牛肝和猪肝,因为鸭肝胆固醇更低,能减少对血脂的影响。
痛风患者:要避开动物肝脏,因为内脏的嘌呤含量高,食用后可能会加重痛风症状。
孕妇:吃肝需格外谨慎,要遵医嘱。因为过量的维生素 A 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比如表姐孕期馋卤肝,特意查资料发现每日摄入最好别超 30 克才安全。
老饕的私房吃法
法式牛肝酱是老饕们的心头好。将牛肝加洋葱、百里香慢炖,然后打成泥冷藏,涂抹在面包上,味道十分美妙。而猪肝可以尝试潮汕式生腌,用蒜头醋浸泡去腥,冰镇后口感竟有些像鹅肝。不过,肠胃较弱的朋友还是选择热食更稳妥,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夏夜微风中,一盘嫩炒肝片,再配上一杯淡茶,既补充了营养,又顺应了时节。那么,您更倾向于哪种肝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独家吃法!
下一篇:叫卖声的拟声词用什么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