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里,心绞痛多属于 “胸痹”“心痛” 范畴,常与气血不畅、脏腑失调有关。想要及时发现问题,不用依赖复杂仪器,通过观察身体发出的信号就能初步判断,早发现才能早调理。
留意胸部不适的特点是关键。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时,胸部会有压迫感、闷胀感,就像一块石头压在胸口,这种感觉多在胸骨中下段或左胸部出现。发作往往和劳累、情绪激动、受凉有关,比如爬楼梯后突然胸口发紧,休息几分钟后又慢慢缓解,这就要特别注意了。还有些人疼痛会 “串门”,可能放射到左肩、左臂内侧,甚至脖子、下颌,出现这些情况别当成普通肩颈痛忽视掉。
观察舌头变化能看出气血状态。健康的舌头应该是淡红、有薄白苔的。如果舌头颜色偏紫暗,或者舌面上有瘀斑、瘀点,就像皮肤被磕碰后的淤青,可能是气血瘀滞的表现。舌苔也有讲究,舌苔厚腻发白,提示体内有痰湿;舌苔少甚至无苔,可能是阴虚不足,这些都可能影响心脏功能。
摸脉象也能发现端倪。中医把脉时,心绞痛患者常出现 “涩脉”,就像摸到砂纸一样不流畅,或者脉搏跳动不规律、时快时慢。平时可以自己感受脉搏,早晨醒来没活动时,摸手腕处的脉搏,若发现跳动细弱、忽快忽慢,同时伴有胸闷,最好及时调理。
伴随症状别忽视。除了胸部不适,还可能有气短、乏力,稍微活动就喘不上气;或者容易心慌、出汗,尤其在安静时突然心跳加快;有些人还会出现失眠多梦、情绪烦躁,这些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日常调理要注意避免诱因,别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天冷及时添衣。饮食上少吃辛辣油腻,多吃山药、莲子、红枣等补气血的食物,也可以用丹参、山楂泡水喝,帮助疏通气血。如果频繁出现胸口不适,调理后没有改善,一定要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及时采取措施改善身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