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作为一种严重的疾病,其转移是许多患者担忧的问题。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一些中药被认为可以通过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方式,对预防直肠癌的转移发挥积极作用。当然,需要明确的是,中医并非替代西医的治疗手段,而是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疗法,与西医的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相结合,共同提高治疗效果。
在中医看来,直肠癌的发生与正气亏虚、邪气侵犯密切相关。因此,预防直肠癌转移的关键在于扶助正气、调理阴阳气血,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以下是一些被中医认为对预防直肠癌转移有积极作用的中药及其功效:
槐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槐角性寒,适用于痔疮出血、便血等症状的治疗,有助于减轻直肠癌患者的出血症状。
白头翁:主治湿热痢疾、血热便血。白头翁味苦、涩而性寒,善清大肠经湿热,有助于改善直肠癌患者的肠道环境。
半枝莲:具有抗癌、抗炎、镇痛等作用,适用于多种癌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半枝莲能够缓解癌症患者的症状,对预防直肠癌转移有一定帮助。
藤梨根:主要用于治疗胃癌、食道癌、肺癌以及肝癌等多种癌症。藤梨根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扩散,对直肠癌患者同样适用。
黄芪、党参:这些中药具有补气养血、提高免疫力的功效。通过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助于减少直肠癌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白术、苍术、陈皮:这些中药材具有健脾燥湿的作用,能够改善直肠癌患者的消化功能,减轻腹胀、纳差等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当归、大枣:具有养血活血、补中益气的作用。通过改善机体的气血状况,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直肠癌的转移。
此外,还有一些中药材如香附、川芎、柴胡等,具有活血化瘀、消除痰浊的功效,可用于改善直肠癌患者的体质,预防和控制病情的转移。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在治疗时有较强的整体意识,注重对患者的气血、脉络、脏腑机能的调节,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出身于中医世家,是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传承人、“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专家,是《袁世医方》第八代传人,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其创办的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主要依靠中医药治疗各种恶性肿瘤,且在治疗的过程中,一直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中西医多学科综合治疗,帮助患者在消除肿瘤、控制病情的基础上,缓解不良反应,改善整体状态,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周期的目的,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直肠癌真实案例分享:
吴某,男,直肠癌,2014年10月24日初诊,河南省新乡辉县人
2012年3月,患者因肠胃不适,大便带血到新乡一附院检查,显示:直肠癌。2012年3月20日是做了直肠癌手术,并在术后配合3周期化疗巩固。可好景不长,2013年7月,病情反复,肛周转移。紧接着又做了肛周肿物切除手术。切除后又进行化疗,但是这次做了3次化疗后,手臂就开始肿,还发黑,浑身无力。无法耐受化疗后,2014年10月24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医。服药过后,感觉精神、体力有了大幅好转。继续服药,胳膊上的血管就不黑了,变成红色了。再服药,可以下地干活了。后续去复查的时候就发现腹股沟的淋巴结消失了。由于亲身感受到中药疗效,2015年元旦时患者给袁希福老中医作了一首诗:
《赠袁希福大夫》
河南省会有名医,锦旗挂满墙两壁。
妙手回春把病去,中医治癌罕称奇。
患了肿瘤别叹息,袁君希福能治愈。
良药苦口好千例,“三联平衡”创奇迹
后续2020年6月23日再次复诊,一切如常,并介绍一位病友就医,自诉“前段时间吃油炸小酥肉,噎的很,去医院拍了片子,就赶紧带他来咱这看病了。”2023年4月回访,患者近况稳定。
直肠癌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病情和体质,合理选择中药进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于预防直肠癌的复发和转移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