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岁的陈师傅是个 “米饭仙人”,他坚信 “白米饭最养人”,觉得杂粮 “剌嗓子”。半年前体检,他的空腹血糖 6.8mmol/L,已接近糖尿病临界值,但他没当回事,照样每顿吃两大碗白米饭。
三个月前,陈师傅开始频繁口渴,体重掉了 10 斤,某天突然头晕心慌,测血糖高达 13.2mmol/L,被诊断为 2 型糖尿病。医生分析,他长期单一摄入白米饭,升糖快且饱腹感弱,不知不觉吃进过多热量,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住院期间,营养师建议他把一半白米换成糙米和红豆。调整饮食一个月后,他的空腹血糖降到了 5.9mmol/L,口渴症状也减轻了。陈师傅感慨:“原来不是米饭不能吃,是得搭配着吃才健康。”
01
白米饭:是“营养主食”
还是“健康隐患”?
白米饭作为日常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且经过精加工后口感软糯,易于消化,适合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同时,白米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对维持生理功能有积极作用。
然而,白米饭也存在潜在健康隐患。精加工过程去除了外层麸皮和胚芽,导致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及镁、锌等营养素大幅流失,长期单一食用可能引发营养不良。
此外,白米饭升糖指数较高,过量摄入会使血糖快速上升,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增加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其高热量特性若搭配缺乏运动,还易导致体重增加。
为平衡营养与健康,建议控制白米饭的摄入量,同时蒸米饭时多做一步,有助于稳血脂、控血糖。
02
蒸米饭时多做这一步,
有助于稳血脂、控血糖
在蒸米饭时偶尔加入杂粮,有助于稳血脂、控血糖。这一改变虽小,却能通过营养互补显著提升健康效益。
首先,糙米保留了完整谷粒,其膳食纤维含量达 2.3%,是白米的 3~4 倍,能延缓糖分吸收以稳定血糖,还可加速肠道蠕动,降低便秘风险。
其次,杂豆的优势更突出。红豆的膳食纤维含量达 7.7%,且富含植物甾醇,这种成分能竞争性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黑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还能改善血管弹性。
此外,燕麦是控糖降脂的优质杂粮,其膳食纤维含量丰富,且升糖指数(GI)低。与大米搭配食用,能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还有较好的饱腹感,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燕麦还富含β- 葡聚糖,对改善血脂异常、保护心血管健康有益。
当然,还有像藜麦、青稞、小米、玉米碴等杂粮也适合加入米饭一起煮。在蒸煮时,可将白米与杂粮按2:1或1:1比例混合。因杂粮吸水性强,需提前浸泡2-3小时,蒸饭时适当增加水量至米水比例1:1.5-1:2,并优先使用电压力锅,以确保软烂口感。若用电饭锅,可延长蒸煮时间并焖饭5分钟。
03
挑好大米跟着这4步走
1.看执行标准
优先选择标注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号的大米,如五常大米(GB/T 19266)、盘锦大米(GB/T 18824)等,这类大米通常品质更优。若购买普通大米,则认准国家标准号GB/T 1354-2018。
2.观色泽外观
优质大米色泽清白、半透明,呈乳白色且有光泽,米粒大小均匀、丰满光滑,无黄粒、黑斑或过多腹白。
3.闻气味
抓取少量大米,哈气后嗅闻,正常大米应散发自然稻香,若有霉味、刺鼻“浓香”或异味,则可能是变质米或香精处理米,应避免购买。
4.摸质感
用手捏米粒,硬度高说明蛋白质含量足、成熟度好;揉搓后若手上留有较多米粉、糠皮,说明是正常米;若手上光滑、油腻、发亮且无粉末,则可能是掺油大米。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吴敏婷
上一篇:求各位高人帮我写5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