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甘肃省公布了提级调查结论。
这个调查结论,对于天水本地血铅检测不准,是这样解释的:
概括起来,调查结论认为:
1,检验科业务不过关,严重违反职业操守。
2,检验科存在违规修改检验数据的问题。此前也这么做过。
3,检验科所在的医院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部管理混乱,对检验科违规修改血铅检测数据失管失察。
总结一下就是,检测数据造假,都怪这家医院,都怪检验科。
对此,蒋常识有几点疑问:
1,作为一家市级医院的检验科,检验血铅指标,这是基本能力怎么会存在大规模检测不准这样的低级错误呢?
如果这个检验科烂成这样了,那它平时做的其他检测是不是也不准确,这个事情要不要跟以往病人澄清,并加以追踪,补充检测?
如果医生已经根据失真的监测数据进行了诊疗,那么这个就不止一个医疗事故了。
这个事情怎么处理?怎么排查,怎么补救?甘肃省的提级调查结论没有说。
2,检验科违规修改血铅检测数据的动机是什么?
这一点,甘肃省的提级调查结论也没说。
对于大家质疑的是不是医院受到了当地官员施压,篡改了检测数据,这个调查结论也没说,显然就代表否认了这一点。
但问题又来了,医院检验科这样做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疑问重重。百思不得其解。
锅,终有甩不掉的一天。
纸,终究有包不住火的一天。
但愿,若干年后,天水不会出现第三次大规模血铅异常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