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迅弃医从文
鲁迅之所以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但看到中国人麻木的样子,醒悟到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最终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2、孙中山弃医从政
孙中山医术精湛,名噪一时,他总觉得,医术救人,所救有限,世上最大的权力是政治,政治既可以为“大善”,也可以为“大恶”,中国人的苦难均源于“不良之政治”。因此,他决心弃医从政,改“医人”为“医国”,“改革中国之恶政治”,“锄去此恶劣政府”。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曾靠替人抄写文字赚点钱贴补家用,很是辛苦。后来班超投笔从戎,以三十六人纵横西域,在艰难的环境下当机立断、百战不殆,写下传奇人生,更创造了中国历史名将之西域神话,扬我中华国威,牵制匈奴保汉帝国太平,制止匈奴在西域的恃强凌弱,更维护西域诸国和平往来。
4、马云放弃教师转而经商
马云曾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英语老师,30岁凭着出色的工作表现被评为“杭州10大杰出青年教师”之一。然而在那个知识分子急需重新证明自身价值的年代,马云放弃了教师的坦途,随着当时的“下海”大潮往一个全新的方向走去,最终创立了阿里巴巴集团。
5、罗大佑弃医从事音乐
罗大佑出生于医生世家,毕业于私立中国医药学院医学系,曾在医院执业,放射科医生。后来开始从事音乐事业,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成为华语流行乐教父。